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

213阅读 | 10收藏 | 1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1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2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3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4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5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6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7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8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9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10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11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12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13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14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15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第1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备胎 上传于:2024-06-21
2011年招教考试试题汇总 简答题 1 学习动机的种类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简答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   答: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维果斯基提出来发展性教学主张,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儿童目前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学习动机的种类: 1、高级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 2、远景的近景的学习动机; 3、内部的外部的学习动机; 4、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5、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 3、 成败归因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归因分析的策略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为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因素,今后就会不再努力;如果归因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下一次就可能加强努力。 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此进行研究,把成败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六个原因:任务难易、能力大小、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归因在教学中应用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归因,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有影响。如果其把失败归因为无能,则对其以后的努力由很多影响,如果归因为不努力,则会努力以改进。 4、 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学习迁移: 1、正负零 2、水平垂直 3、顺向逆向 4、高路低路 5、一般具体 6、远近 5、 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江需要分为5种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低一层次的需要未满足的时候,上一层次就不会成为主导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需要要在实现了其他需要的情况下。 6、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学习材料内容之间的相似性 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3、学习的心态和定势 4、认知结构的特点 5、原有认知水平 7、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知识概括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准确运用变式 科学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自觉进行概括 8、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1、深度加工材料 2、适当过度复习 3、合力进行复习 4、组块化编码记忆 5、合理运用记忆术 9、 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   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   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   4、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多种感官参与 6、尝试回忆和反复记忆相结合 1、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2、合理运用记忆术 3、组块化记忆编码 4、适当过度复习 5、合理进行复习 1、及时复习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方法多样化 4、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5、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10、 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迁移意识 11、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 定向、模仿、整合、熟练 12、 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充分而有力的反馈 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13、 学习策略的特征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主动自觉制订的并使用的 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的需要 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进程的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技能和规则。 14、 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   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   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观参与识记过程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自觉利用有意识记 自觉排除相互干扰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多种感官参与识记过程 复习形式多样化 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15、 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1、使用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位置记忆法等。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如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1、使用记忆术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复述策略 1、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自觉排除干扰 4、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相结合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重点内容标注,画线或注释等 精细加工策略 记忆术 做笔记 提问 生成性学习 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复述策略方法 多种感官参与 复习方法多样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有意识记 排除相互干扰 重点内容 或注释 精细加工策略 做笔记 提问 生成性学习 记忆术 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16、 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   1、计划学习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   2、自我监督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   3、自我调控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计划学习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 自我监督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过程的不足 自我调控策略:根据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7、 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学习时间管理 学习环境设置 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学习工具的利用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18、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教学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 程序化教学模式 完形训练模式 交互式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19、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   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问题情境 定势和功能固着 心态和动机 原型启发 已有知识经验 20、 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具有幽默感 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有强烈的好奇心 能容忍错误和模糊 具有独立性 喜欢幻想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提高思考能力的培养 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教授和训练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1、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 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 2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③空间的广延性和实践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因此教师的劳动也没有时空的界限。   教师劳动的价值:①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②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 23,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24、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身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25、 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26、 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   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它教学活动。   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3、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 名词解释:   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