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幸福美丽新村助推新型城镇化
近年来,巴州区围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发展,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将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的主攻方向,结合区域实际,积极探索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成功开创以幸福美丽新村为载体,协调推进新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一、抓统筹规划,释放发展潜力。规划水平决定建设水平。统筹新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立足新村“四好”发展目标,落实科学规划理念,引领城乡人口、资源要素、配套产业向新村有序转移。统筹编制规划。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先全域后区域、先总体后专项”,高站位、高起点编制完成新村建设整体规划及统筹布局,注重与三级城镇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对接,做到多规衔接、效应叠加、全域联动。突出错位发展。立足农村实际,依托资源、环境和文化优势,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各类要素资源,按照“大园区、小业主”的发展模式,重点围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等编制发展规划,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同质竞争。强化规划约束。各乡镇和新村建设重点领域均派驻了规划督察员,严格落实新村规划执行情况常态巡查机制,及时查处和纠正随意更改、变通、降标等违规行为,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规划原汁原味落地生根。
二、抓产业支撑,强化内生动力。持续发展需要产业承接兜底。通过构建三次产业体系,增强新村“造血功能”,促进产村相融、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将市场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等理念融入到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粮经复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一乡一品”发展战略,充分运用电商平台、物联网技术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招商磁场效应,对口承接发达地区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现代工业梯次转移,强化园区对中心村、聚居点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资本向农村转移,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等模式,鼓励企业就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立足新村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鼓励新村农民在家门口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果蔬采摘、劳动体验等特色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非农人员比例,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就地转化。
三、抓民生改善,增强新村磁力。新型城镇化核心目标是“人的城镇化”,新村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改善民生保障,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积极推进新居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实施”的原则,坚持新建、改造和保护相结合,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统规自建等方式,分类、分片、分年度推进中心村和聚居点建设,配套开展农村土坯房(危旧房)改造,推进落实抗震设防标准,确保新居功能配套、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切实解决农民“安居”问题。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先决条件,按照“生产方便、生活宜居、环境优美”的目标,优先部署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环保等配套功能设施,所有中心村和聚居点均实现“五通、五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促进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通,农村发展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稳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村级公共服务体系“1+6”建设模式,新村普遍建立起了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农家购物、综合调解等6个中心,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备,探索以村级组织活动阵地为载体,推进乡镇“七站八所”重心下移、权力下放、人员下沉,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抓配套改革,激发发展活力。以深化农村改革为路劲,盘活农村各类要素资源,有效破解制约新村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以“八权一股”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配套完成区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实现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促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和收益权。积极跟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区内户口迁移政策,统一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剥离附着在户籍关系上的社会功能,使农民能够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让农民能够“带权进城”,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遇面前地位平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改革。通过强化涉农金融政策引导,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鼓励涉农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创新支农金融产品,完善政府性涉农担保机构,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措施,大大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涉农信贷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