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口街中心小学课外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外活动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本校文体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目标
学校在巩固提高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质量,健全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课外活动,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原则
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深化课改,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的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学生是主体,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引导、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的参与和磨练,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推进课外文体活动,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教学相长,师生同步发展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专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需要基本的时间、空间、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障。要充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