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红裙 上传于:2024-09-13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学号姓名导师袁平学科类别工学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科工程领域所属学院研究方向复杂工业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拟选题目基于多模型的风洞流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选题时间年月日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15年7月6日1填表说明1本表应在导师指导下如实填写2学生在开题答辩前一周将该材料交到所在学院研究所3按有关规定没有完成开题报告的学生不能申请论文答辩4全文正文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为0如果页数不够可以整页扩页其他格式要求参见东北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格式1一前期工作基础本节可以整页扩页课程学习及选题开题阶段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总结不少于2000字本人在课程学习及开题阶段根据课题要求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学习风洞系统为了实现对风洞流场的控制建立预测模型设计高精度的控制器必须掌握风洞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各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便选择恰当的预测控制方法结合多模型实现对风洞的控制11风洞结构暂冲式引射式跨声速风洞是由稳定段喷管段驻室抽气试验段栅指段主排气段主引射段以及三个扩散段和四个拐角段组成的一个闭合回路风洞系统有多个子系统沿气流方向对流场实施控制的子系统有主引射器调压阀子系统驻室流量阀子系统驻室引射器调压阀子系统栅指子系统主排气阀子系统国内24m风洞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风洞结构图12风洞流场模型辨识对风洞运行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将主调位移和气源压力对风洞流场的影响反映在主引压力上最终将风洞流场确定为四入两出的模型使用滑动自回归平均模型作为风洞流场的模型结构采用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的方法在MATLAB环境下辨识了模型的参数并使模型精度能够满足仿真流场的需要马赫数可以根据公式由总压和静压计算得出风洞流场模型辨识如图2所示图2风洞流场模型辨识13风洞控制难点1非线性风洞系统最明显的非线性体现在马赫数的计算公式中另外各控制量对流场的作用也不能满足齐次性例如在主排位移为400mm栅指位移为350mm的流场平衡点处主排阶跃增加100mm对流场的影响并不等于2倍主排阶跃增加50mm对流场的影响主排并不满足线性系统所具有的齐次性同理栅指对风洞系统的影响也不满足齐次性这表示在不同的风洞流场平衡点处风洞控制系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风洞系统非线性的性质2扰动频繁扰动频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设定值变化和模型攻角变化空气动力学试验要求在试验阶段马赫数需要阶梯或连续变化从而带来设定值阶跃扰动攻角阶梯或连续变化也会带来扰动所以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消除扰动成为主要解决的控制问题3耦合严重在风洞系统中各控制量和被控量之间存在严重的耦合关系在使用主排调节风洞流场时总压和马赫数都会受到影响同理在使用栅指调节风洞流场时总压和马赫数也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设计风洞流场控制器时必须同时考虑主排栅指对总压和马赫数的影响4时滞24米风洞的主体结构是一个全长19956米的环形管道控制量和被控量在实际物理位置上存在一定距离这导致控制量的变化不能直接作用于被控量例如主排与稳定段之间的距离有近60米使得主排对总压的作用存在滞后5时变时变主要体现在由于气源容量的限制气源压力随时间逐渐下降导致风动系统的模型发生变化如何能够尽量地消除气源压力对风洞流场的影响也是需要解决的控制问题2学习预测控制算法预测控制是根据被控对象的动态过程求解控制率调节存在时滞的控制过程减弱了变量之间的耦合包括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反馈矫正三部分其思想是首先利用预测模型求解出未来时刻的系统输出然后利用当前时刻的真实系统输出对预测的系统输出进行校正最后根据校正后的预测系统输出求解当前控制率预测控制算法包括三大类模型算法控制MAC动态矩阵控制DMC广义预测控制GPC三种预测控制算法的对比如表1表1各种预测控制对比预测控制类型预测模型适用对象校正方式动态矩阵控制DMC阶跃响应模型渐进稳定的线性对象叠加误差预测模型算法控制MAC脉冲响应模型渐进稳定的线性对象叠加误差预测广义预测控制GPC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可用于开环不稳定的对象不断在线辨识预测模型参数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算法预测控制采用对象脉冲响应作为预测模型但理想的脉冲是不存在的这导致试验时很难测取准确的脉冲阶跃响应所以模型预测控制在风洞流场控制中是不适用的广义预测控制在校正预测模型时需要不断在线辨识模型参数这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而吹风试验是一个快速的试验过程所以广义预测控制也不适用于风洞流场的调节动态矩阵控制利用对象的阶跃响应作为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实际试验时较容易测取并且在试验阶段风洞流场是一个可近似为线性的对象动态矩阵控制也只是以简单的叠加误差预测的方式进行反馈校正因此动态矩阵控制有能力调节风洞流场且易于在风洞吹风试验中实现综上所述在课程学习阶段与选题开题阶段我对本课题的背景基础知识前沿理论等方面都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提出了相应的研究问题对所使用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顺利完成课题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二选题依据本节可以整页扩页课题背景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工学硕士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专业学位硕士不少于1000字1课题背景与选题依据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各种飞行器的研制设计需要以大量的空气动力学实验为基础而风洞就是用来完成这些试验的重要设备然而风洞的非线性多维性耦合工况的复杂性等因素成为风洞控制中的重点难点随着控制理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法应用于风洞流场的控制如采用基于单个神经元的直接PID控制和基于单个神经元的自适应控制对流场进行控制仿真但神经权值要经过大量的学习训练对于不同的和控制器必须重新学习才能达到对控制性能的要求所以要完成各种试验工况必须经过多次调试并可能难以取得时效大多数风洞控制系统仍使用单回路PID控制方法这使得风洞流场的抗扰调节时间较长并且控制精度也难以达到满意的要求如在24米风洞中50s的吹风试验中只有不到10s的测试数据时间大量能源被浪费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具有更佳性能的控制策略充分考虑调解过程的最优性问题后本课题提出以最优控制思想为基础的预测控制预测控制在某种工况下能达到要求的精度但由于风洞非线性多工况特点预测控制不能表达整个非线性区间的动态特性每种工况下需要分别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所以本课题提出了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多模型方法是一种处理非线性系统较为有效的方法利用多模型方法处理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被控对象的不确定范围用多个模型来逼近对象的全局动态特性进而基于多个模型建立相应的控制器通过模型控制器调度策略以达到快速响应外界需求的目的因此多模型是一种基于分解合成策略的控制方法把难以用一个模型表达的复杂系统采用多个简单模型逼近同时多模型是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具有自学习自适应鲁棒性故障检测及纠正智能性等优点多模型预测控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学工程机器人汽车工业等控制中如薛美盛杨彦波将多模型动态矩阵控制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解决了系统强耦合频干扰问题杨继君徐辰华在煮糖结晶过程中应用多模型动态矩阵控制解决了工业结晶过程存在的非线性和滞后现象刘红军于希宁将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应用于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张今朝刘国海应用多模型预测控制于多电机变频调速同步系统中解决了多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具有的强烈非线性和耦合性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多模型预测控制能解决非线性耦合滞后等现象所以在风洞系统中引入多模型预测控制是可行的本课题根据基于多模型的风洞流场模型预测控制的设计要求研究如何应用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来优化风洞控制系统调节过程改善流场的控制品质从而使风洞流场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2课题研究目的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21课题研究目的针对暂冲式引射式跨声速风洞选择合适的预测控制算法实现多模型控制解决系统非线性问题22工程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工程背景有以下三点1课题来源以国内构建的24m24m暂冲式引射式跨声速风洞为研究对象2在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风洞是非常关键的实验设备是保证航空航天处于领先地位的基础研究设施3要确保流场品质就必须解决流场非线性问题实现风洞多模型预测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3实用价值从实用价值来看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多模型方法有效的与预测控制结合形成复合控制方法获得非常好的控制品质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模型宽容性有利于风洞流场品质的改善而风洞流场品质对飞机导弹等飞行器设计研发对国家的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预测控制在风洞流场中的应用可以为其他快速的时滞的工业过程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加快预测控制在过程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经济效益分析风洞由于其吹风时间短成本高工业上希望有某种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实现试验段空气流场的建立并达到所要求的控制精度节省实验费用提高风洞的运行效率而预测控制控制质量好在线实现方便可以提高风洞流场的经济效益三文献综述本节可以整页扩页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描述不少于1000字所阅文献的查阅范围及手段附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近3年文献不少于5篇英文文献不少于3篇全部按照标准格式列出并在文中顺序标注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风洞是在一个特殊的管道中通过驱动系统产生我们所要求的可控制的均匀气流的地面模拟实验设备1风洞的发展史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有极密切的关系由于飞行器设计的日益复杂迫切需要解决为提高飞行器速度而遇到的许多空气动力学问题推动了风洞试验技术的发展所以风洞试验技术是促进航空航天工业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在多模型风洞的控制方面结合预测控制算法预测控制是20世纪70年代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类新型的控制算法2目前预测控制发展为可应用于非线性时变多变量的多种新型预测技术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较大规模的成功应用311风洞的发展动态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风洞是英国人FH韦纳姆于1871年建成的早期修建的风洞有法国航空航天研究院ONERA的S2MA跨声速风洞英国飞机协会ARA的TWT跨声速风洞日本国家航空技术研究所NAL的HS跨声速风洞荷兰国家航空航天研究院NLR的HST高速风洞加拿大国家航空研究院NAE的15m跨声速风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TPT增压风洞卡尔斯潘公司的24m24m跨声速风洞等等这些风洞都是各国进行跨声速风洞试验的主力风洞为各国研制各类航空航天飞行器做了大量的试验建立了不朽的功绩随着先进飞行器的发展对风洞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0年代以后又建立了几座大型跨声速风洞如美国NTF跨声速风洞欧洲跨声速风洞ETW瑞典航空研究院FFAT1500引射式跨声速风洞澳大利亚国防科学技术机构航空研究院的15m15m跨声速风洞国外新建的风洞比早期建造的风洞试验能力大大提高20世纪后期新兴起的经济强国开始重点发展多功能可扩展的风洞设备韩国宇航研究院KARI4m3m现代化低速风洞日本铁道技术研究所RTRI静音风洞意大利航天中心结冰风洞感应热等离子体风洞组合式高空风洞等开始出现41936年清华大学建造了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回流式风洞1955年在哈尔滨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低速风洞1958年北大建成了回流式低速风洞这是我国最早的生产科研型风洞1977年在四川绵阳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低速风洞1999年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建成的24m24m引射式跨声速风洞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跨声速风洞目前已有低速风洞13座跨超声速风洞15座高超声速及超高速实验设备16座另外还有一批用于教学研究的小型风洞国内现有的这些风洞为我国自行研制各类飞机导弹飞船卫星及火箭提供了大量试验数据56这些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空航天大国的行列12风洞流场控制的研究现状马赫数是反映风洞流场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马赫数主要由经验公式得到即式中为马赫数为稳定段总压为试验段静压因此风洞流场的马赫数控制实质上是对稳定段总压和试验段静压的控制由于马赫数的重要性国内外纷纷对马赫数的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的NF6风洞马赫数的控制通过压缩机转速控制子系统静叶角控制子系统二吼道栅指控制子系统等方式实现7在暂冲式跨声速风洞中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总压和马赫数的输入输出模型提出了一种开闭结合的串级控制策略结合了开环时间最优控制和闭环的串级PID控制并采用前馈解耦算法解决了马赫数和总压的耦合问题8NF6风洞马赫数控制系统研制与开发采用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即用神经网络自适应特性对风洞马赫数进行控制9在控制策略方面现有风洞的流场控制多数采用PID控制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航空研究所的高速风洞HST是基于的过程模型设计的PID控制器然而由于风洞的时变特性且PID参数的确定是以大量吹风调试经验积累来确定难以达到最优控制现代控制领域内的一种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能力适应于多入多出非线性时变系统采用这种非线性方法可以弥补传统PID控制的不足文献10提出了一种预测控制策略在控制设计时文中将风洞系统在连续变攻角试验时对马赫数的干扰近似为三角干扰信号处理通过实验调试在连续变攻角试验时其马赫数控制效果较以前的PID控制效果好此外美国NASALangley实验中心的MarkAMotter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线性化和自组织映射的控制方法11由于在控制过程中风洞是耦合的多变量系统稍有不慎会造成风洞及其它设备的损坏这些对中国风洞测控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引进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使测控系统达到更先进的水平因此出现了基于辨识过程参数模型且带有自适应机制的预测控制算法如拓展时域预测自适应控制EPSAC12广义预测控制GPC1315等同MACDMC等算法一样这类基于参数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也在冶金机器人飞行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使预测控制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1613多模型控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多模型控制MMC于70年代提出后来相继提出的交互式多模型直接切换多模型自适应控制间接切换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等进一步完善了多模型控制理论多模型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17随着被控对象越来越呈现的不确定性非线性时变性大范围工况等使多模型控制备受关注成为当今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进行多模型控制要涉及到控制算法建模方法模型集构造多模型调度及切换与调整策略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和全局稳定性等问题多模型方法可以有效地与多种控制策略结合形成各种复合控制方法迄今为止多模型控制中主要的算法有以下几种1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常规自适应控制对于系统故障外部扰动系统参数变化较大等对象由于模型参数很难跟踪系统变化通常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而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王伟曾指出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是自适应控制的发展方向之一182交互式多模型算法交互式多模型算法主要用于机动目标跟踪和在线故障诊断等混合估计问题这类问题普遍具有结构未知或结构随机可变特性并且对控制的速度和精度要求高在多模型混合估计中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具有较高的性能代价比而被广泛采用它包括交互滤波和组合三部分3多模型预测控制预测控制是当今先进控制的重要内容对于大滞后强耦合非最小相位等对象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控制品质多模型方法与预测控制的结合则可以解决非线性大范围工况结构参数变化的系统控制问题但多模型预测控制在线滚动优化计算量比其它控制方法要大得多尤其对于非线性预测控制更是如此多模型预测控制既可以采用动态矩阵控制广义预测控制也可以采用基于非线性建模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BrianAufderheide等还提出扩展的动态矩阵控制19以上三种多模型控制算法都已经比较成熟但新的算法还在不断地提出如多模型与内模控制与模糊逻辑调节方法结合多模型与鲁棒控制与解耦控制结合等方案2所查阅文献的查阅范围及手段本课题的参考文献主要来自于IEL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全文期刊数据库ElsevierScience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出版的会议集和专著涉及的期刊主要有IEEETransaction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InformationandControl自动化学报系统仿真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另外还从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查阅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学校图书馆的SCI及EI两大检索数据库同时Google学术搜索以及论文吧的文献互助也是我查阅文献的重要途径参考文献1徐华舫空气动力学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122钱积新赵均徐祖华预测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093侯宁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2014114战培国国外风洞发展研究综述J第二届近代实验空气动力学会议20095张永升郎卫东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现状和发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066756806燕振国高精度数值风洞在飞行器设计中的作用J航空科学技术20130511147郝礼书张永双高超等NF6风洞马赫数闭环控制系统设计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0088沈逢京风洞流场马赫数建模与控制的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D20119陈旦陈娇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马赫数控制方式比较与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30410EitelberyGSomeDevelopmentinExperimentalTechniquesoftheGermanDutchWindTunnelsDNWCAIAA20002000264311MotterMANeuralControloftheNASALangley16footTransonicTunnelCAmericanControlConference199166266312DeKeyserRMCRVCAExtendPredictionSelfadaptiveControlJIdentificationandSystemParameterEstimation1985521255126013胡耀华贾欣乐广义预测控制综述A20000614李书臣李平徐心和预测控制最新算法综述A20140615李奇安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简化实现方法研究D20050516席裕庚李德伟林姝模型预测控制现状与挑战J自动化学报20130322223617KumpatiSNarendraOsvaldoADriolletAdaptiveControlusingMultipleModelsSwitchingandTuningCIEEEpress200015916418王伟李晓理多模型自适应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9BrianAufderheideBWayneBequtteExtensionofdynamicmatrixcontroltomultiplemodelsJComputersandChemicalEngineering200310791096四研究内容本节可以整页扩页1研究构想与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少于1000字11研究构想与思路要解决风洞的多模型预测控制问题首先要学习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然后根据风洞运行机理建立数学模型设计相应的控制器实现对风洞流场的控制12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风洞时变强耦合非线性这种被控对象本课题选择了适合风洞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基于分解合成策略提出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非线性系统子区间的划分非线性系统子区间的划分也就是说对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时可遵循下述准则按工况划分按特征子集划分按现象划分按目标划分按基算子划分按数据划分基于先验知识划分实际上各种划分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交叉的目前较多采用按工况范围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工况范围可由一系列不同现象或系统特征来定义这种分解准则的核心是通过将系统的工况范围进行划分来简化建模与控制问题即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分别建立不同的局部模型或控制器局部模型或控制器往往是线性的仅在某种特定工况条件下有效所以针对风洞系统的特点要选择适合风洞的子区间划分准则多模型的建模过程控制故障诊断状态估计离不了有效的数学模型然而采用单个模型结构表征复杂系统全局性能往往十分困难此时从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入手采用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如NARMAX非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结构Hammerstein模型结构Wiener模型结构等辨识模型此外还有数据建模的WienerLaguerreTS模型偏最小二乘法建模等模型的切换方法在问题分解并得出各相应模型后就需要将个结论进行合成得出原复杂问题的解即通过某种调度机制来协调各局部模型或控制器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其调度机制可以选择硬切换至其中一个最接近的局部模型控制器将其作为当前系统模型控制器或将多个模型控制器进行某种加权求和如模糊加权或概率加权等等得出系统最终输出这种思路又称为软切换1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多模型的建模方法对于难以建立覆盖整个工况范围的全局模型的复杂风洞系统需要在各工况子区间内建立局部模型这个模型必须能够精确反映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必须选择一种适合风洞特性的建模方法模型切换策略多模型方法有自己独立的内涵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进行模型集的构造以及模型之间的调度方式无论选用哪种模型调度方式本质上都涉及到模型切换本课题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切换策略实现平滑切换使之能够迅速切换到当前工况最匹配的自控制器避免风洞出现系统震荡发散等现象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2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掌握关于风洞的空气动力学知识了解有关风洞的结构和运行特性同时学习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从而明确多模型思想以及预测控制中的原理并分析预测控制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选取原则2实验法在Matlab上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仿真结果为完善控制方法提供帮助22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针对风洞非线性工况复杂耦合时滞等特点本课题选择按工况划分非线性子区间通过测量相应工况下的阶跃响应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设计DMC控制器实现对风洞流场的多模型预测控制基于工况判断的多模型预测控制将风洞系统划分为几种典型工况每种工况对应一个能反映其动态特性的预测模型对系统的多个工况进行检测判断当前状态隶属于哪种工况则选择相应的预测模型基于工况判断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基于工况判断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结构主要技术路线分为两个大的部分i离线部分利用与控制系统相关的检测变量的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利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来估计极大似然分布参数利用贝叶斯阴阳协调函数选取高斯分量的数目建立高斯混合模型通过高斯混合模型的过滤将训练样本聚为K均值类每一类为一个高斯分量作为一种典型工况然后利用每个典型工况的数据分别建立主元模型和相应的FIRfiniteimpulseresponse有限冲击响应模型ii在线部分将实时数据分别与K个主元模型的负荷向量矩阵做运算计算相应的SPEsquaredpredictionerror统计量利用主元模型的预报误差判断当前工况隶属于哪种典型工况从而选择相应的工况对应的FIR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实现预测模型的切换如图2所示图2多模型切换方法的流程最后在Matlab上进行风洞控制的仿真实验采用选定的方法对风洞进行控制分析仿真结构寻找不足之处修改完善方法再将修改完善后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实际风洞分析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与现行控制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完善控制方法以使控制效果最终达到预期要求23可行性分析根据目前对风洞系统有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预测本课题能够完成期望的研究内容可以解决好风洞系统的多模型控制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已经在其它的一些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因此利用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风洞进行控制是合理可行的2我利用课下时间学习了MATLAB语言自学了多模型预测控制为我实现对跨声速风洞多模型预测控制创造了条件五预期研究成果本节可以整页扩页对所研究的成果进行阐述同时要对与前文研究内容的相关性及与前人他人研究成果的差异性进行描述预期研究成果本课题选用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克服风洞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耦合时变时滞问题并且使系统从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过渡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建立基于多模型预测控制的24m风洞控制系统与前人研究成果的相关性在1969年有人提出将几个模型相加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的方法以后人们不断的对多模型方法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多模型策略有了长足的发展利用多个局部模型来表达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对于非线性多模型的控制方法仍存在许多有待不断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系统运行工况的划分模型集的建立与优化控制过程中多模型之间的切换策略以及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等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差异性在多模型控制中对于风洞这种非线性时变化的复杂系统来说选用具有极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在模型过渡时选用适当的切换策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流场品质六研究条件本节不允许扩页1所需实验手段研究条件和实验条件如果没有可以空白2所需经费包含经费来源开支预算工程设备材料须填写名称规格数量如果没有可以空白七工作计划本节不允许扩页序号阶段及内容工作量估计时数起止日期阶段研究成果1文献研读阶段查找文献研读文献问题分析理论研究4802015312015430风洞流场控制文献综述2开题阶段确定研究方向撰写开题报告3602015512015630开题报告3建模阶段风洞流场预测模型54020157120151031风洞流场预测模型4研究控制方法阶段研究动态矩阵控制广义预测控制非线性预测控制等75020151112016531控制方法程序代码5应用阶段多模型预测控制在风洞流场中的应用3202016612016831控制方法程序代码6实现阶段测试应用效果3202016912016931程序代码7论文撰写阶段撰写毕业论文54020161012017131毕业论文8答辩阶段制作答辩PPT准备答辩材料2902017212017331答辩PPT及相关材料合计3600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