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中学政治》高频考点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思想政治的教学建议 1、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科书编写建议 1、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2、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与编写教科书的关系。 3、发掘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 4、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别学生使用的需要。 5、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 1、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2、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本。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五、思想品德的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2、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5、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六、思想品德教材编写建议 1、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 2、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突出思想品德学习的独特性。 3、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思想品德学习的独特性。 4、倡导以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 5、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
第一章 经济生活 1.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第二章 政治生活 1.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党要坚持民主执政,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建设。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保障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2.简述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政协之间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1)四者的地位和作用: 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职能。 B.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它行使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C.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它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行政工作决定,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其报告工作。 D.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2)四者关系: 中国共产党冀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使之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爱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是国务院根据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征求全国政协委员会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第五章 法学基础理论 1.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运用证据规定的指导原则有哪些?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搜集证据。 (2)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而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而无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但只要其他证据确凿,同样可以判决其有罪并处以刑罚。 2.人民法院对于那些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 先予执行1) 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 (2) 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3) 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 3.教学目标包括哪些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三条举措? 内容: (1) 知识目标; (2) 能力目标;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举措: (1) 设置开放式的课堂,启发学生思考。 (2) 通过PPT展示图片,进行案例教学。 (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社会主义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常识课。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课既有德育的性质,又有智育的性质。 第二,思想政治课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思想政治课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能力与素 质综合提高的有机统一。 5.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模块结构。 思想政治课程必修课程共设四个课程模块,即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选修模块分别是选修课程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选修课程2(经济学常识),选修课程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课程4(科学思维常识),选修课程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课程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1. 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形态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1)综合课程。具体表现为:内容的综合性、呈现方式的综合性、目标体系的综合性。 (2)课程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教材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由哪几部分构成? (1)前沿;(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 3.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请你以中学政治教师的身份谈谈对此的理解。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1) 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性知识的技能。 (2) 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及该学科的发展状况。 (3) 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1. 思想政治课教学遵循哪些基本规律? 除基本教育教学规律外,还包括: (1) 认识的渐进性规律。 (2) 认识的曲折性规律。 (3) 师生互动规律。 2.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 立足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2) 树立新的教学观。 (3) 树立新的学生观。 3.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 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3) 重过程与重结果的统一。 4.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及常用方法? 基本环节: (1) 组织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2) 课程导入及其技能训练。 (3) 新课讲授及其技能训练。 (4) 巩固新课及其技能训练。 (5) 布置作业及其技能训练。 导入方法: (1) 情景式导入。 (2) 材料式导入。 (3) 问题式导入。 (4) 衔接式导入。 课堂展开方法: (1) 分解法。 (2) 问题前置法。 (3) 故事法。 (4) 留白法。 5.试论普通高中如何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 (1) 学习课程改革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 注意学科知识与学科主题相结合; (3)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 (4) 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5) 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变,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6)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7)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8) 重视与其他学习阶段课程的衔接和其他德育途径的联系,提高学生思想道 德素质。 6.如何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对象进行分析?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所以要研究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1)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2) 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3)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4)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7.对《生活与哲学》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点: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思路、教学过程、课后作业这五个部分给予回答。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情景问题解决 1. 思想政治课程情境创设的途径有哪些? (1) 文本研读。 (2) 同学交流。 (3) 社会观察。 (4) 矛盾设置。 (5) 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法。 2.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问题解决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 就事论事原则。 (2) 有效迁移原则。 (3) 服从教学原则。 (4) 尊重学生原则。 第一章 经济生活 1. 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 (1) 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世界货币;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2.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1) 基本属性: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 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 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 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价值量。商品的价 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 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 (1)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 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 价值与价格关系?9.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1)基本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原理。 (2)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 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内容? (1)核心:为人民服务。 (2)原则:集体主义。 (3)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民的基本行为规范,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教育,就是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道德,坚决反对违法乱纪、愚昧野蛮、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损坏公物,破坏环境等不道德行为。 职业道德是同人民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同职业领域有着各种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大力倡导爱党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道德,反对玩忽职守,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不道德行为。 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教育,就是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道德。 第二部分 课程理论知识 1.思政课程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 A.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B. 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C.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D. 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E. 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2.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结构?实施要求? (1)课程结构: 思想政治课程的结构,是指思想政治课程的要素之间的体系构成。思想政治课程的结构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呈现方式,是思想政治课程得以落实和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 思想政治课程的文本结构:课程标准和教材。 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结构:理解课程模块的建构方式;必修课的基本框架及其设计思路(四个必修课);选修课程的基本框架及其基本思路(六个选修课)。 (3) 实施要求或教学建议: A. 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B.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C. 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D.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第三部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A.绪论课及其技能训练;B.新授课;C.活动课及其技能训练;D.复习课;E.讨论课及其技能训练;F.考查课;G.讲评课。 课外实践活动:A.报告会;B.演讲活动;C.参观访问;D.社会调查;E.社会服务。 2.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 全面关注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2) 基础性与拓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3) 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 3.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分析? (1) 研究课程标准。 (2) 专研教材。 (3) 研究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4.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特点:系统性;具体性;灵活性。 (2)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3) 教学设计的内容: A.教学目标的设计。 B.教学内容的设计。 C.学习者特征分析。 D.教学环境的选择。 E.教学资源的设计。 F.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G.教学情境的创设。 H.教学活动的组织。 I.教学效果和评价。 5.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基本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 6.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 (1)专研文本。 (2)主题讨论法。 (3)社会事件观察法。 (4)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法。 (5)设置矛盾冲突法。 7.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方法? (1)“个性”问题,无声处理。 (2)因势利导法。 (3)自我调侃法。 (4)课堂问题,课下处理。 8.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的基本方法? (1)过程学习的档案袋评价。 (2)表现性评价。 (3)测试评价。 9.思想政治课学业综合评价方式? (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2)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思想政治课程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理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表现: 1、既有德育的性质,也有智育的性质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与素质总和提高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