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朋友的深挚感情。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
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1.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2.把握“孤蓬”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掌握重要的表达技艺。
学习难点:
1.理解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
2.把握“孤蓬”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掌握重要的表达技巧。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孤蓬( ) 帐篷( ) 萧瑟( ) 潇洒( ) 呼啸( )洞箫( )
自兹去( )龟兹( )滋润( )慈祥( )磁石( )
2、词语解释
⑴孤蓬: 。
⑵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⑶萧萧: 。
⑷班马: 。
3、名句默写
⑴ , 。此地一为别, 。
⑵ , 。挥手自兹去, 。
4、诗文翻译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
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5、文题·背景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
【情感赏析】
这首诗写的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研读全诗,简要赏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赏析: 。
【艺术手法赏析】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很注重环境的渲染和感情氛围的营造。(至少写出三种表现手法)
1、手法: 。
分析: 。
2、手法: 。
分析: 。
3、手法: 。
分析: 。
4、手法: 。
分析: 。
【深度赏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将“绕”字换成“流”字有何差异?
答:
。
2.“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答: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3.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答: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此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
5.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
答: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效果如何?
答:
。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字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孤蓬(péng) 帐蓬(péng) 遭逢(féng) 缝隙(féng)
B.萧瑟(xiāo) 潇洒(xiāo) 呼啸(xiào) 洞箫(xiāo)
C.自兹去(zī) 龟兹(zī) 滋润(zī) 磁石(cí)
D.北郭(guō) 土蹾(dūn) 敦厚(dūn) 淳厚(chún)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研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
3、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
4、 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
答: 。
【课外阅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5.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 特点。
6.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
7.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
答: 。
8.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答: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孤蓬(péng) 帐篷(péng) 萧瑟(xiāo) 潇洒(xiāo) 呼啸(xiào)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洞箫(xiāo)自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