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无法摆脱越努力越不幸的怪圈?
作者:刘光尘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美国作家芭芭拉写的——《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芭芭拉在美国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等等,经过多次亲身经历的底层生存抗争,但是结局都一样。
芭芭拉认识到了底层贫穷的真相,并得出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这就是一个越勤劳越贫穷的无休止恶性循环,除非能在认知上意识到并打破。
这本书里芭芭拉提出一个带宽的概念——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并由此形成一个带宽,带宽被占用的越多、留下的空闲就越少、去做更重要事情的精力和时间就越少,整日忙碌奔波,却分文不剩,日复一日忙于生存之中,直到穷困潦倒过完这一生。
中国农业大学一位院长叶敬忠,发表题为《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致辞: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