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实验集团2022年中考语文段考试卷(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惬意(qiè) 禁锢(gù) 装订(dīng) 饥肠漉漉(lù)
B.折本(shé) 解剖(pōu) 祈祷(qí) 原驰蜡象(chí)
C.剽窃(piáo) 哂笑(shěn) 浸润(rùn) 催枯拉朽(cuī)
D.震憾(hàn) 虬枝(qióu) 商酌(zhuó) 血气方刚(gāng)
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把南方比作柔美的女子,吴侬软语低吟杨柳岸,那西北无疑就是雄壮昂扬的大汉,啸傲的西风豪唱满江红,只是这铁骨之下 柔情。就像这眼前的景色,不同于江南的烟雨蒙蒙, 有别于婉转悱恻的曲水流觞。站在桥上迎风远眺,祁连山脉 ,山顶是皑皑的白雪,脚下是奔流的大河,抬头,蓝天白云澄澈明净,呼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一切烦忧会 一清。
A.暗含 更 连绵不断 飘荡
B.暗藏 却 跌宕起伏 飘荡
C.暗含 更 连绵不断 涤荡
D.暗含 却 跌宕起伏 涤荡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场动人心弦的抗疫大战中,青年学生经受住了考验,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B.青年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枉费光阴,面对时代的召唤,昂首阔步,一马当先。
C.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一起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D.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向是( )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B.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C.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D.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5.(2分)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蒹葭》和《关雎》都属于“风”。
B.《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
C.《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成功地塑造了宋江、吴用、林冲,武松等好汉形象,其语言使用古代白话,富有表现力。
D.《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较为完备的国别体史书,我们所学的《曹刿论战》就选自这本书。
6.(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不起眼的一件物品饱含真情。它们悄无声息地治愈了我们的心灵。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在前行的路上,你应该抬起头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温情,这样就会收获惊喜。
A.文中加点词语“治愈”“感受”都是动词;“件”是名词;“这样”是代词。
B.文中画线的“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
C.“不经意间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是状语。
D.“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条件关系复句。
7.(2分)选出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正确的一项( )
A.这首小令怀古伤今,慨叹历代兴亡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寄托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的锋芒是指历代统治者,结尾的沉重慨叹,表现了作者最具洞察力的深刻见解。
B.“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短短一首小令,写出了跨越千年的历史,气势磅礴的景象,真挚激越的情感。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外有华山、那有黄河,“聚”字赋予静止的山峰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生动地勾画出潼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D.“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过去雄伟的秦汉宫殿,如今都成了一片废墟。这句直接写战争,使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这句也正是作者伤心悲愤的根本原因。
8.(2分)综合性学习。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简要概括“在线学习”的优缺点是什么?
【材料】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居家期间,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在线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网络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9.(2分)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沐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 ; ,在精神世界里与志同道合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10.(12分)古诗文默写。
(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隔篁竹,闻水声, 。(柳宗元《小石潭记》)
(3)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4)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7)羹饭一时熟, 。(《十五从军征》)
(8)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10)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11)《三峡》中总括春冬季节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二、阅读。(60分)
11.(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①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②上无人处,使牧羝③,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④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⑤不至,掘野鼠去⑥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⑦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①旃:通“毡”,毛织物。②北海: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当时属匈奴的北境。③羝(dī):公羊。④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⑤廪食:公家供应的粮食。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匈奴理应供给吃的用的。 ⑥去:即“弆”(jǔ)。收藏。⑦节旄(máo):节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饰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故不为苟得也
③武既至海上
④白单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3)拓展探究。试用甲文作者的观点,说说苏武的性格特点。
12.(20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人间四月天
①小区隔三岔五会有卖东西的人进驻。经过物业同意,在南门附近的空地搭一个棚子,白日卖货,夜间关起门来歇息,长则个把月,短则一周。他们卖的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走出家门便可买到,挺受欢迎。
②最近,进驻了一对夫妇——代客现场加工蚕丝被。进出间,惹人停下脚步,细细打量。他们带来了无数蚕茧,以及一台神奇的机器。把蚕茧倒入机器,合上盖子,一会儿工夫,囫囵的蚕丝抽出来,白练一般亮眼,湿漉漉……妻子一匹匹将蚕丝挂上衣架,晾在池塘边的绳子上。春天风大,一匹匹蚕丝徐徐地荡过来荡过去,诗意盎然。
③昨日买菜回来,经过他们的棚屋。许是时间尚早,生意寥落,只有几匹蚕丝挂在屋内,丈夫不知去了哪儿,妻子则闲坐在池塘边的草地上,一棵一棵,耐心地择一堆蒲公英……她背后是一排柳树,春风微微地吹,万千垂碧悠来荡去。坐在草地上的她,像极一幅静物画,脸上流泻娴雅与安宁。这一幕,让我的心略动一下,有一份感动,隐隐地来。
④人在春天里的这份安宁,多值得珍惜啊——这对夫妇自千里之外的外乡来,将孩子丢在老家,就为出门挣点钱,一年的收入就靠这些蚕丝了。生意清淡的时候,也不急,趁便在小区挖点蒲公英,焯焯水,凉拌,便是一道莱。挖蒲公英的时候,顺便赏赏景儿。
⑤四月了,小区里的辛夷、桃、梨、海棠、紫荆、晚樱一齐在开花。他们的小屋边,有一棵木瓜海棠、一棵梨树,一树红,一树白,开得新鲜洁净,好看得很。她每天低头絮着一床床蚕丝被,再穿针引线地缝进被套里,颈椎酸了,抬头看看花,低头挖挖蒲公英,也是一种放松,顺便在心里想想乡下的孩子……
⑥一个母亲在春天里想念远方的孩子,阳光也变得柔润了。
⑦这对夫妇纵然漂泊着,有四海为家的动荡,但也可看出来,两人感情深笃,配合默契,从不相互埋怨。中国乡下有许多这样子的夫妇,一起出门闯荡,相互扶持。一年年地辛苦着,但心里是有满足的。生来恬淡,便不贪心。人无贪念,便会减少许多痛苦,不会身陷焦躁不安之中。
⑧如今,在人们的脸上,很难捕捉到那一份遥远的闲适之色,尤其在城市,人们总是匆匆来去,上下班高峰,哪一条路不被堵得水泄不通,脸上普遍流露出焦虑、烦躁,不能有片刻的安宁——匆匆去接孩子,回家烧好晚饭,急迫地吞下,孩子最后一口饭尚在嘴里,便催促着他去到书桌前……做大人的,连散步的空都挤不出,忙东忙西的,转眼夜深,躺倒于床,每一条骨头缝都疼,日复一日,总是陷入孤独无援的精神困厄……
⑨在我们小区这对夫妇的脸上,那份“闲”似一只白鸽,久违地飞回来了,即便每天忙碌着,但还是让你感受到一种恬淡安适——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在乡下屋基上起一座三层小楼,将来娶个好媳妇……养蚕是辛苦的,一夜无数次喂食桑叶,好不容易把蚕养大,收获了蚕茧,原本可偷懒拿去镇上收购站卖掉的,但为了能卖上好价,就再辛苦一次,勤勉地拉到城里,为人现做蚕丝被。
⑩这一阵,进进出出间,看见他们,无比心安。他们相互爱惜着,朴素的感情如微风,吹得旁观者的心上起了涟,荡了又荡。春风吹在脸上,有时还有点儿寒意,但也不碍事的啊,身边有那么多的花开,尤其红叶李,如烟如霞,阳光一直笼着你,有人世的寂静安宁,如此平凡,又如此珍贵。
⑪再过几日,他们将所有的蚕丝卖完,便要赶回家乡,重新养蚕,摘不尽的桑叶,喂不够的蚕宝……一年的生计都在这里了。生命就是这样的,一年一年的花开草长,一年一年的平凡日子,急不来,须一日一日地过。
⑫人世的安稳,值得珍视。一年年里,春去春回——坐在南窗前,听一听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久违的安宁重新回来。窗外的香樟发了新叶,斑鸠领着一群儿女在学飞,戴胜鸟在枝头跳跃来去,红叶李无声地开着,风来,浅粉的花落了一地……
(1)本文围绕“人间四月天”叙述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括号中要求,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们的小屋边,有一棵木瓜海棠、一棵梨树,一树红,一树白,开得新鲜洁净,好看得很。(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他们相互爱惜着,朴素的感情如微风,吹得旁观者的心上起了涟漪,荡了又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文中对夫妇的日常生活进行细致的描述。请结合事例,简要分析这对夫妇的品格特点。
(5)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妙处。
(6)第⑧段有何作用?
13.(15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天问一号本领强
张蕾 郭睿
①与月球探测任务相比,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遥远距离,而且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有较大差异。火星大气稀薄,受季节、昼夜、风暴等影响非常不稳定;火星表面地形复杂,遍布岩石、斜坡、沟壑等障碍物;火星尘暴较地球更为严重,而我们没有火星大气模拟实测手段,也没有经过飞行验证后的数据……这些因素给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带来了极大难题,安全着陆风险非常高。
“未知9分钟”
②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超音速降落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使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而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且不稳定等问题。
③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④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复杂。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未知9分钟”。
⑤目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有5成左右,大部分失败都折戟在“进入/下降/着陆(简称EDL)”这一阶段。火星探测最大的难点就是EDL,这个过程需要融合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才能实施软着陆,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造成整个任务的失败。
______
⑥天问一号能够翻越“万水千山”成功着陆火星,有件“法宝”不得不提,就是身上那件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历时两年精心研制而成的银色“冲锋衣”。
⑦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变化,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可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200多摄氏度的环境对天问一号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性使得天问一号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升高,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这种工况导致着陆巡视器内部温度严重不平衡,使得天问一号内部的“五脏六腑”有的处于寒冷环境,有的处于高温环境,更不要说外部空间里持续不断的高能紫外线与电离辐射对其外表的损耗损伤了。
⑧因此,给天问一号穿件特制的“冲锋衣”就显得尤为必要。研制人员介绍,这款“冲锋衣”学名为“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层”,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与其他热控涂层一样,“冲锋衣”通过极低的太阳吸收比,可以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有效解决天问一号内部冰火两重天的问题。不同的是,“冲锋衣”不仅低吸收而且低发射。我们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更加安全与舒适。
“红色星球”荒野求生
⑨如果只是看图片,火星的地貌似乎与地球上的沙漠戈壁并无异。事实上,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3倍还多。如野兽般凶猛的烈风会掀起大量沙尘甚至石块,让祝融号火星车的“眼睛”蒙尘,“翅膀”也不再灵活。此外,火星表面密布着石块等障碍物,因此火星车在行驶时必须小心翼翼,以免被障碍物卡住造成操作上的迟滞。
⑩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他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
(1)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部分,请给第二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
小标题:
(2)选文依次介绍了天文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的过程:首先是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然后 ;接着 ;最后 ,突出其着陆火星风险之高,本领之强。
(3)第④段主要采用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分析文章第⑨段的加点词语的的作用。
①如果只是看图片,火星的地貌似乎与地球上的沙漠戈壁并无异。
②如野兽般凶猛的烈风会掀起大量沙尘甚至石块,让祝融号火星车的“眼睛”蒙尘,“翅膀”也不再灵活。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需要融合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
B.文章第①段,概括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最主要的难题和风险:火地距离遥远、大气稀薄且非常不稳定、表面地形复杂(尘暴严重)
C.第⑦段划线句主要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准确的突出说明天问一号的飞行轨道环境温差巨大,对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突出强调了着陆速度控制的重要性。
D.“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层”能够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以及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确保着陆巡视器内部的恒温。
14.(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叶子鹏,王财忠
①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历久弥新的歌颂主题;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壮阔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甲。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是不需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中,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是一种无限崇高的公共精神。从古至今,自人类社会诞生国家以来,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她寻求光荣和福祉是天经地义的人之常情。
③“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而创万古传奇。汉朝张骞怀揣报国之志开辟丝绸之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成为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河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方志敏用《可爱的中国》表达了赤胆忠心的革命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比天高、比海深。
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丙。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十六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给予的奋斗力量;大科学家黄大年在祖国的事业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爱国赋予的奉献力量。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⑤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躬逢千年未有之盛世,务必坚定爱国的自觉、奋发为国的情怀、激发强国的力量,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选文,请将下面三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
②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
③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
甲:
乙:
丙:
(3)结合选文第④段,说说对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4)下列链接材料,作为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陆游生死离别之际唯一牵挂的是“王师”何时北定中原,这就是爱国的自觉。
(5)阅读第③段,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其论证过程。
三、写作。(满分60分)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5.(60分)我们每天都在路上。青春的路上有风也有雨,学习的路上有苦也有乐,人生的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路上,我们踏出过坚实的脚步,收获过丰富的经验,结交过同向而行的朋友,也有无尽的期盼……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②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16.“和”字,字祥意丰,意味深远;对人和善,对己平和;家和万事兴,睦邻胜亲人,友善情更真,人类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谐……
请以“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④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惬意(qiè) 禁锢(gù) 装订(dīng) 饥肠漉漉(lù)
B.折本(shé) 解剖(pōu) 祈祷(qí) 原驰蜡象(chí)
C.剽窃(piáo) 哂笑(shěn) 浸润(rùn) 催枯拉朽(cuī)
D.震憾(hàn) 虬枝(qióu) 商酌(zhuó) 血气方刚(gāng)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装订”的“订”应读作“dìng”,“饥肠漉漉”的“漉漉”应写作“辘辘”;
B.正确;
C.有误,“催枯拉朽”的“催”应写作“摧”;
D.有误,“震憾”的“憾”应写作“撼”,“虬枝”的“虬”应读作“qiú”。
故选: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把南方比作柔美的女子,吴侬软语低吟杨柳岸,那西北无疑就是雄壮昂扬的大汉,啸傲的西风豪唱满江红,只是这铁骨之下 柔情。就像这眼前的景色,不同于江南的烟雨蒙蒙, 有别于婉转悱恻的曲水流觞。站在桥上迎风远眺,祁连山脉 ,山顶是皑皑的白雪,脚下是奔流的大河,抬头,蓝天白云澄澈明净,呼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一切烦忧会 一清。
A.暗含 更 连绵不断 飘荡
B.暗藏 却 跌宕起伏 飘荡
C.暗含 更 连绵不断 涤荡
D.暗含 却 跌宕起伏 涤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暗含”的意思是做事说话包含某种意思而明白说出,“暗藏”的意思是隐蔽或隐藏,根据关键词“铁骨”“柔情”及语境可知“藏”更恰当。“更”表递进,“却”表转折,通读上下句可知,第二空所在的句子与前句是递进关系,应选“更”。“连绵不断”的意思是连续而不中断;“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根据关键信息“祁连山脉”可知,应选“连绵不断”。“荡”的意思是飘浮、飘来飘去,“涤荡”的意思是清洗、清除,根据关键信息“一清”可知,应选“涤荡”。
故选:C。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场动人心弦的抗疫大战中,青年学生经受住了考验,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B.青年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枉费光阴,面对时代的召唤,昂首阔步,一马当先。
C.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一起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D.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使用有误,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不符语境应作“扣人心弦”。
B.使用正确,一马当先,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C.使用有误,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该成语和句意不符。
D.使用有误,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属于用错对象。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向是( )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B.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C.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D.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得”;
C.有误,语序不当,应将“成就一种技艺”和“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换位置;
D.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迈”。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2分)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蒹葭》和《关雎》都属于“风”。
B.《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
C.《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成功地塑造了宋江、吴用、林冲,武松等好汉形象,其语言使用古代白话,富有表现力。
D.《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较为完备的国别体史书,我们所学的《曹刿论战》就选自这本书。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6.(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不起眼的一件物品饱含真情。它们悄无声息地治愈了我们的心灵。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在前行的路上,你应该抬起头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温情,这样就会收获惊喜。
A.文中加点词语“治愈”“感受”都是动词;“件”是名词;“这样”是代词。
B.文中画线的“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
C.“不经意间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是状语。
D.“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条件关系复句。
【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的判断。
【解答】A.“件”是量词;
B.正确;
C.“不经意间”是定语;
D.有误,该句是假设关系复句。
故选:B。
【点评】判断词性的方法:
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
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
7.(2分)选出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正确的一项( )
A.这首小令怀古伤今,慨叹历代兴亡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寄托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的锋芒是指历代统治者,结尾的沉重慨叹,表现了作者最具洞察力的深刻见解。
B.“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短短一首小令,写出了跨越千年的历史,气势磅礴的景象,真挚激越的情感。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外有华山、那有黄河,“聚”字赋予静止的山峰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生动地勾画出潼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D.“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过去雄伟的秦汉宫殿,如今都成了一片废墟。这句直接写战争,使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这句也正是作者伤心悲愤的根本原因。
【分析】这是一首元曲。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解答】参考译文:
大大小小的山峰好像都在这里集聚,黄河的波涛奔腾咆哮如狂如怒。依山靠河的就是这潼关的道路。西望京都,心潮起伏。伤心这秦汉兴亡的经行之处,千万间巍峨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焦土。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兴、亡,还不都是老百姓的痛苦。
A:正确;
B:“山坡羊”是曲牌名,不是词牌名;
C:“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勾画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D:“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过去雄伟的秦汉宫殿,如今都成了一片废墟。这句是间接写战争,不是直接写战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诗歌基本常识、鉴赏诗歌的语言和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和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多做中考题,多反思,多总结,才能在自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8.(2分)综合性学习。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简要概括“在线学习”的优缺点是什么?
【材料】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居家期间,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在线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网络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在线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网络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一句可以概括作答,优点是: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缺点是: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解答】答案:
示例:优点:不受时空限制;缺点: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9.(2分)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沐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 与苏轼“把酒问青天” ; 与李清照“双溪泛舟” ,在精神世界里与志同道合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补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解答】阅读题干可知需要围绕诗歌及作者进行仿写,采用的句式为:与……“……”。
答案:
示例:与苏轼“把酒问青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
【点评】做此题一定要把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0.(12分)古诗文默写。
(1)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 。(柳宗元《小石潭记》)
(3)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4)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7)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十五从军征》)
(8)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10)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11)《三峡》中总括春冬季节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东临碣石
(2)如鸣佩环
(3)手把文书口称敕
(4)年少万兜鍪(注意“鍪”的书写)
(5)瀚海阑干百丈冰
(6)学诗谩有惊人句
(7)不知贻阿谁
(8)何事长向别时圆
(9)归雁入胡天
(10)对镜帖花黄(注意“帖”的书写)
(11)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60分)
11.(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①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②上无人处,使牧羝③,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④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⑤不至,掘野鼠去⑥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⑦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①旃:通“毡”,毛织物。②北海: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当时属匈奴的北境。③羝(dī):公羊。④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⑤廪食:公家供应的粮食。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匈奴理应供给吃的用的。 ⑥去:即“弆”(jǔ)。收藏。⑦节旄(máo):节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饰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假使
②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得到
③武既至海上 已经
④白单于 禀告,下对上阐述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3)拓展探究。试用甲文作者的观点,说说苏武的性格特点。
【分析】参考译文:
【甲】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乙】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①句意为: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如使:假如,假使;
②句意为: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苟得:苟且得到;
③句意为:苏武迁移到北海后。既:已经;
④句意为:(卫律)报告了单于。白:禀告,下对上阐述。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句中重点词有:非独,不仅。是,这样的。心,思想。句意: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句中重点词有:益,更加。置,放。绝,断绝。句意:单于更加想要苏武投降,就把他囚禁起来,数在大地客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两则文本,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乙文中苏武在匈奴生活的时间里受尽了种种磨难,但他一直没有投降,是因为他心中是忠于大汉王朝的,这就是甲文中所说的“舍生取义”。
答案:
(1)①假如,假使;②苟且得到;③已经;④禀告,下对上阐述。
(2)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单于更加想要苏武投降,就把他囚禁起来,数在大地客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3)甲文作者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通过详细 记叙苏武在匈奴经受种种生活上的磨难,终不投降,表现出苏武是一个坚贞、顽强、心中有“义”的人。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特定语气要译出来,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12.(20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人间四月天
①小区隔三岔五会有卖东西的人进驻。经过物业同意,在南门附近的空地搭一个棚子,白日卖货,夜间关起门来歇息,长则个把月,短则一周。他们卖的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走出家门便可买到,挺受欢迎。
②最近,进驻了一对夫妇——代客现场加工蚕丝被。进出间,惹人停下脚步,细细打量。他们带来了无数蚕茧,以及一台神奇的机器。把蚕茧倒入机器,合上盖子,一会儿工夫,囫囵的蚕丝抽出来,白练一般亮眼,湿漉漉……妻子一匹匹将蚕丝挂上衣架,晾在池塘边的绳子上。春天风大,一匹匹蚕丝徐徐地荡过来荡过去,诗意盎然。
③昨日买菜回来,经过他们的棚屋。许是时间尚早,生意寥落,只有几匹蚕丝挂在屋内,丈夫不知去了哪儿,妻子则闲坐在池塘边的草地上,一棵一棵,耐心地择一堆蒲公英……她背后是一排柳树,春风微微地吹,万千垂碧悠来荡去。坐在草地上的她,像极一幅静物画,脸上流泻娴雅与安宁。这一幕,让我的心略动一下,有一份感动,隐隐地来。
④人在春天里的这份安宁,多值得珍惜啊——这对夫妇自千里之外的外乡来,将孩子丢在老家,就为出门挣点钱,一年的收入就靠这些蚕丝了。生意清淡的时候,也不急,趁便在小区挖点蒲公英,焯焯水,凉拌,便是一道莱。挖蒲公英的时候,顺便赏赏景儿。
⑤四月了,小区里的辛夷、桃、梨、海棠、紫荆、晚樱一齐在开花。他们的小屋边,有一棵木瓜海棠、一棵梨树,一树红,一树白,开得新鲜洁净,好看得很。她每天低头絮着一床床蚕丝被,再穿针引线地缝进被套里,颈椎酸了,抬头看看花,低头挖挖蒲公英,也是一种放松,顺便在心里想想乡下的孩子……
⑥一个母亲在春天里想念远方的孩子,阳光也变得柔润了。
⑦这对夫妇纵然漂泊着,有四海为家的动荡,但也可看出来,两人感情深笃,配合默契,从不相互埋怨。中国乡下有许多这样子的夫妇,一起出门闯荡,相互扶持。一年年地辛苦着,但心里是有满足的。生来恬淡,便不贪心。人无贪念,便会减少许多痛苦,不会身陷焦躁不安之中。
⑧如今,在人们的脸上,很难捕捉到那一份遥远的闲适之色,尤其在城市,人们总是匆匆来去,上下班高峰,哪一条路不被堵得水泄不通,脸上普遍流露出焦虑、烦躁,不能有片刻的安宁——匆匆去接孩子,回家烧好晚饭,急迫地吞下,孩子最后一口饭尚在嘴里,便催促着他去到书桌前……做大人的,连散步的空都挤不出,忙东忙西的,转眼夜深,躺倒于床,每一条骨头缝都疼,日复一日,总是陷入孤独无援的精神困厄……
⑨在我们小区这对夫妇的脸上,那份“闲”似一只白鸽,久违地飞回来了,即便每天忙碌着,但还是让你感受到一种恬淡安适——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在乡下屋基上起一座三层小楼,将来娶个好媳妇……养蚕是辛苦的,一夜无数次喂食桑叶,好不容易把蚕养大,收获了蚕茧,原本可偷懒拿去镇上收购站卖掉的,但为了能卖上好价,就再辛苦一次,勤勉地拉到城里,为人现做蚕丝被。
⑩这一阵,进进出出间,看见他们,无比心安。他们相互爱惜着,朴素的感情如微风,吹得旁观者的心上起了涟,荡了又荡。春风吹在脸上,有时还有点儿寒意,但也不碍事的啊,身边有那么多的花开,尤其红叶李,如烟如霞,阳光一直笼着你,有人世的寂静安宁,如此平凡,又如此珍贵。
⑪再过几日,他们将所有的蚕丝卖完,便要赶回家乡,重新养蚕,摘不尽的桑叶,喂不够的蚕宝……一年的生计都在这里了。生命就是这样的,一年一年的花开草长,一年一年的平凡日子,急不来,须一日一日地过。
⑫人世的安稳,值得珍视。一年年里,春去春回——坐在南窗前,听一听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久违的安宁重新回来。窗外的香樟发了新叶,斑鸠领着一群儿女在学飞,戴胜鸟在枝头跳跃来去,红叶李无声地开着,风来,浅粉的花落了一地……
(1)本文围绕“人间四月天”叙述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括号中要求,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们的小屋边,有一棵木瓜海棠、一棵梨树,一树红,一树白,开得新鲜洁净,好看得很。(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他们相互爱惜着,朴素的感情如微风,吹得旁观者的心上起了涟漪,荡了又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文中对夫妇的日常生活进行细致的描述。请结合事例,简要分析这对夫妇的品格特点。
(5)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妙处。
(6)第⑧段有何作用?
【分析】文章通过描述小区加工蚕丝被的夫妇他们平静、闲适而又幸福的生活,表达作者对这份生活的羡慕,对这对夫妇勤勉、恬淡品格的喜爱与赞美,也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与分析。仔细阅读文章,提炼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整合作答。地点:小区里;人物:一对现场加工蚕丝被的夫妇;事件:夫妇俩辛勤劳作,闲暇时挖蒲公英,顺便赏赏景儿。文章通过描述他们平静、闲适而又幸福的生活,表达作者对这份生活的羡慕,对这对夫妇勤勉、恬淡品格的喜爱与赞美,也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2)本题考查第一段的作用。从文中第①段“小区隔三岔五会有卖东西的人进驻。经过物业同意,在南门附近的空地搭一个棚子,白日卖货”可以看出主要记叙了小区隔三差五会有卖东西的人进驻。为下文现场加工蚕丝被的夫妇进驻小区埋下了伏笔。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①描写了他们的小屋旁边的木瓜海棠和梨树,没有任何的修饰和烘托,直接描写景物,据此分析可知,这句话运用的是景物描写和白描手法,描写出夫妻俩生活环境的美好和雅致,也从侧面描写出这对夫妻安静、闲适和美好的生活。②将“夫妻之间朴素的情感”比作“微风”,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这对夫妻互相关心爱护的情感;“吹得旁观者的心上起了涟漪,荡了又荡”,写出了他们美好的情感给旁观者带来的心灵震动,表达出作者对这种美好情感的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分析。从文中第③段“坐在草地上的她,像极一幅静物画,脸上流泻娴雅与安宁”可以看出她在春景的衬托下美丽的姿态和娴雅、平和的心境。从文中第④段“人在春天里的这份安宁,多值得珍惜啊——这对夫妇自千里之外的外乡来,将孩子丢在老家,就为出门挣点钱,一年的收入就靠这些蚕丝了。生意清淡的时候,也不急,趁便在小区挖点蒲公英,焯焯水,凉拌,便是一道莱。挖蒲公英的时候,顺便赏赏景儿”可以看出他们勤劳、质朴、聪明;知足、闲适;从文中第⑦段“这对夫妇纵然漂泊着,有四海为家的动荡,但也可看出来,两人感情深笃,配合默契,从不相互埋怨”可以看出懂得爱,会爱人。他们漂泊在外是为了家人能够过上好的生活,他们彼此珍惜,相互关爱,生活得寂静安宁。
(5)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标题“人间四月天”化用了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而来,以此为题,富有诗意,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文中记述的事件,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春天,标题点明了这一时间;作者笔下的这对加工蚕丝被的夫妇,生活平静、闲适而又幸福,又与“人间四月天”的那份美好相契合,所以以此为题点明中心,表现年轻夫妇勤勉工作、恬淡生活的美好品格,表达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6)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运用和理解。仔细阅读第⑧段,主要写城里人生活忙碌,生活节奏快,精神疲倦的现状,目的是和现场加工蚕丝被的夫妇状态形成对比,突出这对夫妇生活的平静、安适和幸福,表达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
(1)小区最近进驻了一对现场加工蚕丝被的夫妇,他们工作时勤勤恳恳,闲暇时恬淡安适,在“人间四月天”的温柔季节里,这种知足、自闲的状态让我感动,也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
(2)交代了小区隔三差五会有人来搭棚卖货的情况,引出下文现场加工蚕丝被的夫妇进驻小区的事。
(3)示例:①该句运用环境描写和白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加工蚕丝被的夫妻俩小屋边的美好景致,也从侧面表现了这对夫妻生活的恬淡安适。
②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加工蚕丝被的夫妻俩相互爱惜、细水长流的朴素情感对旁观者内心深处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情感的赞美之情。
(4)勤劳、质朴、聪明。他们为了赚钱四海为家,养蚕虽然辛苦,但他们没有偷懶,勤勉地拉到城里做蚕丝被,并将蚕沙进行再次利用;知足、闲适。他们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和不公,忙时竭尽全力,闲时享受生活,不骄不躁。懂得爱,会爱人。他们漂泊在外是为了家人能够过上好的生活,他们彼此珍惜,相互关爱,生活得寂静安宁。
(5)题目“人间四月天”化用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篇名,富有诗意,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此为题,点明故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