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

298阅读 | 13收藏 | 1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1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2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3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4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5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6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7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8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9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10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11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12页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docx第1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披星戴月 上传于:2024-06-04
城镇化暨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一、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打造城市升级版 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主动适应发展大势,把城市建设作为拉动投资的主攻方向,连续四年开展“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持续推进无城和高沟滨江新城“两城”大建设、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51%,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被列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四年来,我县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无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无城城南新城、城东新区、高沟滨江新城总规及控规和10个城建专项规划、19个乡镇总规、村庄布点规划,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县域城镇规划体系;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推进了无城城南新城起步区、核心区,城东新区高铁站起步区和高沟滨江新城起步区建设,特别是城南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展示了良好形象,无城建成区面积去年扩大到25.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24.3万,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7.5平方公里和7.3万人;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加大投入力度,累计实施了186项城建重点工程,新一中、新职教中心、新中医院、新图书馆、汽车客运南站、通济桥、安德利商业中心、城南公园等一大批城建项目相继建成,共竣工保障房20万平方米、安置房63.5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83.8万平方米,城市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以“两城同创”为抓手,加快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高位推进城乡文明创建和“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成功实现了全省文明县城“三连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还不够快,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二元结构还很明显等等。就城市建设而言,这几年我们在“两城”建设上实现了“量”的扩张,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留足了空间,但在“质”的提升上还不够,城市的能级、品质、功能配套、人文底蕴等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广大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可以说,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无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品质城市是集聚高素质人才、培育高水平产业的重要载体。在工业化初期,有什么样的产业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在工业化中后期,有什么样的城市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当前,我县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为明显,只有加快打造高品质的城市载体,才能更大范围地集聚高端要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随着“高铁高速时代”的到来,我县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圈的联系更加紧密,区域一体化已进入加速期,一体化对无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面临“同城效应”带来的机遇,也面临“虹吸效应”带来的考验,是成为外部要素的集聚地,还是成为本地要素的输出地,关键看我们城市的功能、品质和能级。下一步,县委、县政府推进城市建设总的定位和蓝图就是要围绕“撤县设市”的目标,提升无城中心城市功能,打造高沟滨江新城,推进“两城”一体化发展,最终建成70万人口规模的滨江新型中等城市。今年,要按照“三治三增三提升”的要求,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提升年”活动,着力打造城市升级版,同步提升城乡环境和品质,努力走出一条内涵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一)着眼长远发展,推进城市规划水平新提升。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在加快建设新型中等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一流规划引领建设。要突出全域抓布局。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增强市县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将市县全域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形成统领市县发展全局的规划蓝图、布局总图。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牢固树立全域规划理念,做好各项调研准备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实现县域规划一张图。要突出重点抓完善。进一步完善无为城市总体规划、高沟滨江新城发展规划和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更好地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公共服务等问题,善于借智借力,拓宽眼界视野,加快编制相关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不断提升规划档次和水平。要突出刚性抓执行。进一步强化规划即法的理念,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变更规划,相关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健全动态巡查机制,对违反规划建设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到位,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 (二)完善配套功能,推进城市承载能力新提升。今年全县城建重点工程和项目总体是按照“主攻城东新区、彰显城南新貌、完善老城功能、全面提升水平,加快建设高沟滨江新城”的思路来摆布的,不再铺新的“摊子”,着力点是在完善基础配套、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上下功夫,力争全年城建总投入不少于35亿元。无城以城东新区高铁站前广场、城南新城水体景观带、老城东一环区域开发建设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树立城东新区对外窗口形象,完善城南新城城市功能,改善老城区域整体环境;高沟滨江新城以滨江大道、污水处理厂、城市综合体等为重点,进一步拉开框架、完善配套、提升形象。无城各城建指挥部和高沟滨江新城建设指挥部要围绕这些重点工程和项目,进一步健全城市建设推进机制,加强任务分解落实,强化分层分级调度,依法做好征拆工作,全力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所有工程都能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顺利完成。 (三)坚持以业兴城,推进城市产业发展新提升。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市的根基。要坚持走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子,促进城市与园区融合发展,无城要依托城东工业园、高沟滨江新城要依托高沟经济开发区,完善“两区”配套功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促进创业集聚、就业集聚、居住集聚,推动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高度契合、协调发展。促进城市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效整合城市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国购蓝鼎商业中心等一批商贸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扩大城市消费规模;积极引入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养老、健康、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适应城市高端化消费需求;加快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去年我县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分别上交税金4.7亿、2.6亿元,占地方税收的33.9%、18.6%,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要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引进高品质房地产开发项目,保持房地产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落实好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无为建筑企业回乡发展,早日把无为建成建筑业强县。促进城市与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是一个城市高端要素集聚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树立抓社会事业也是抓产业发展的意识,加快推进县医院综合楼等一批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宁波光华学校等一批优质资源,做好安徽中医药高专在无为设立分校工作,加大名校、名院等的培育力度,更好地汇聚人气、商气,带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四)围绕彰显特色,推进城市品位实现新提升。特色就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和品味。就我县来言,一要在“水”和“绿”上做文章,无为最大的特色就是“水”和“绿”,要围绕“水脉绿城”,发挥好水的优势,加快推进水景公园、东环城河湿地公园、西河景观带等的建设,放大无为滨江亲水特性;大力建设绿色长廊、生态林地、街头绿地、游园小品,加大城市“绿量”,提升绿化水平,打造多姿多彩、富有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努力争创“全国园林县城”。二要在“魂”字上下功夫,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注重挖掘无为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县文化中心、米芾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并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的风貌设计、景观打造乃至单体建筑中,让人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内涵,从而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品味。三要在“精”字上把好关,就是要精益求精,提高设计水平,建设精品工程,尤其是那些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处于重要节点关系整个城市形象的重点工程,更要从项目论证、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等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把关、精雕细琢,努力打造更多的城市亮点。 (五)创新投入机制,推进要素保障能力新提升。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使我们现有的融资平台融资功能受到限制,因此我们推进城市建设,急需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积极适应形势和政策变化,加大向上对接力度,争取发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用好棚户区改造政策,不断扩大上级对城市民生项目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学习研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城市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运用PPP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进一步管好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加大政府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力度,发挥好最大效益,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县城投、宜居公司等融资平台要积极转型,利用优质的城市资产和资本,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下活经营城市这盘棋,更好地发挥作用。 (六)注重建管并重,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新提升。要巩固第三届全省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提档升级,抓好城市外在形象、内涵品质和人的素养的全面提升。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等长效机制,重点整治车辆乱停、广告乱设、烟花鞭炮乱放、背街小巷脏乱差等一批影响城市形象、市民生活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背街小巷等的改造,努力打造整洁、优美、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对城市建设和文明创建的认同感、满意度。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改革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进一步改革规范出租车、公交车运营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不断健全控拆违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厉打击小产权房等违法建设行为。要加快实施城市四门入口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加强对高铁站前广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管理,不断提升无为对外形象。 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农业农村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为总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从无为的实际来看,我县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县,正处在向农业强县跨越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还不优,农村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农民增收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必须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紧抓不放,长抓不懈,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第一,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稳定粮食生产。我县作为粮食生产大县,要牢牢守住底线,认真落实各类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强化示范带动效果,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二要发展特色农业。农业的竞争力源自农业的特色,要发挥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在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上下功夫,推进优质粮油、高品质棉花、高效蔬菜、生态畜禽、特色水产和苗木花卉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壮大一批有基础的县级千亩特色农业精品园;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与科技、旅游、生态、养生等相融合,大力发展设施、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全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三要强化科技示范。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支撑和长效投入机制,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 第二,促进集中集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坚持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家庭经营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打造产购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要发挥好农业“接二连三”的作用,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322”发展规划,高标准推进开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和物联网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羽毛羽绒产业园起步区路网、管网、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食品工业园,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农业发展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在新常态下推进农业招商正当其时,相关乡镇要积极走出去,加大招商对接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华西希望生猪养殖等一批大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力争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努力实现国家级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第三,突出关键环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村规模种养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创办产加销各类农业经营实体,力争全年新增农民合作社30家以上,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要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对土地流转,各乡镇要合理进行引导,土地流转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关键要提高土地流转效益。各乡镇对由谁来流转、流转的规模、流转后做什么等都要进行把关,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管理等制度,坚决杜绝变向的“圈地”行为,促进农村土地真正向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聚,发展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服务机构,着力解决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要创新农业经营性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农机化生产服务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更好地满足各类经营主体需求。 第四,瞄准市场需求,推动农业向“消费导向”转变。要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增加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要着力打造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和绿色、有机、无公害、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研究制定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物流发展的措施,支持蟹农王等一批重点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直采配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