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没讲新课之前,请大家看图片,猜成语。
出示图片,请大家猜:《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坐井观天》、《揠苗助长》。
2、总结
大家看看,这几个成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要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就是说,这几个成语,都是(寓言)故事。
那么什么叫寓言呢?
出示课件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让大家认识矛与盾,并知道其作用。
我再给大家出示两种兵器,看大家认识不。
出示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出示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也就是说,矛是用来进攻的武器,而盾,是用来防守的武器。那么这样互相对立的两种武器,作为卖家,该如何为自己寻找卖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自相矛盾》。
二、新课:
1、请大家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韩非,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是荀子的学生,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著名政治理论家,提倡法制。《韩非子》中的著名的寓言故事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老马识途” 等。
3、初读课文
4、再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圈 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熟练地朗读课文。
5、解决生字:矛、盾、夸、锐、固、哑
6、解决词语:
叫卖 夸口 不论
锐利 坚固 寓言
自相矛盾 哑口无言
7、借助课文注释以及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意思。
8、再看看卖家为自己寻找卖点的两句话。
出示:“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聪明的人听出了这卖点中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所以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大家猜一猜,结果会出现几种可能?
两种,矛刺穿盾,盾抵御矛的进攻。但无论那种可能,都与他的卖点相违背。出示:如果“矛”戳穿了“盾”,就说明: “矛”很_________,“盾”不 _____。
如果“矛”不能戳穿“盾”,就说明: “矛”不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