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思想品德易混知识点归纳
一、经济建设方面
1、我国的中心工作(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首要任务);
2、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或关键。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有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9、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政治建设方面(民主、法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主人。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5、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9、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是违法必究。
11、法律的基本特征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要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13、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4、违法行为分为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5、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生命健康权。
16、我国法律的根本任务是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利益。(作用:法律是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17、《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基本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8、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或关键。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归纳起来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文化建设方面
1、世界文化的特点:丰富性,多样性。在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呈现多元和谐发展的局面。
2、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4、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5、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7、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