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小说的创作背景。
2、能理清小说结构,把握小说脉络。(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那么作为自己一生的挚友和战友永远离去,恩格斯会怀着什么心情来发表演讲呢?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1.了解悼词的一般知识.。
2.理解本文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3.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的结构。(5分钟)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1、默读《导学案》有关本课“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的知识讲解,了解作者及悼词的知识。
2、快速阅读小说,给文章划分结构并概括大意。
3、探究句子 体味感情:
(1) 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2)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3) “让他一个人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
(4) “在安乐椅上”
(5)“永远”“睡着”
4、课堂讨论:把“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效果怎么样?
5、时间:共计20分钟。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1、悼词的特点:悲痛 、惋惜、爱戴、崇敬 。
2、一、(1—2)沉痛的悼念。
二、(3—7)巨大的贡献。
三、(8—9)深远的影响。
3、(1)不忍心、不愿意说,这叫讳饰。即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把本意暗示出来。
(2)强调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突出了马克思逝世对整个世界有非同寻常的影响。
(3)“两分钟”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