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答案】D
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答案】B
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
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
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
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答案】D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
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答案】A
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答案】A
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
A.性别 B.病人白细胞计数 C.血型 D.疗效 E.某病感染人数 【答案】B
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
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 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 【答案】D
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答案】D
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答案】D
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 年龄(岁):10~20~30~40~50~60~
人 数: 6 40 50 85 20 1
A.线图 B.条图 C.直方图 D.圆图 E.散点图 【答案】C
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答案】B
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
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 【答案】C
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
甲疗法 乙疗法
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轻型 40 36 90 60 54 90
重型 60 42 70 40 28 70
合计 100 78 78 100 82 82
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 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 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
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 E.以上都不对 【答案】C
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
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
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
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 【答案】C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
A.b无统计学意义 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b有统计学意义
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 E.a有统计学意义 【答案】C
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 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
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
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 【答案】B
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
A.P=1 B.P=0 C.P=-0.5 D.0≤P≤1 E.-0.5
【答案】D
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答案】C
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
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
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
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
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答案】B
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A.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 B.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
C.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D.已知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 E.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 【答案】D
9.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______.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0.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______.
A.内部构成不同 B.内部构成相同 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 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
E.不易寻找标准人口构成 【答案】B
11.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χ2检验不必校正______.
A.T>1且n>40 B.T>5或n>40 C.T>5且n>40 D.1 E.T>5且n<40【答案】C
12.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______.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χ2检验 D.秩和检验 E.u检验 【答案】D
1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答案】C
14.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_____.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 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 C.调查设计可随机分组
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5.在下述抽样调查方法中,在样本量相同的前提下,抽样误差最小的是_____.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整群抽样 【答案】C
16.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B.无任何关系C.无直线相关关系D.无因果关系E.有伴随关系 【答案】C
17.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这种对照属于______.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相互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答案】B
18.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0,7,14,32,40,对照组的观察值为0,1,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______.
A.2,3;1 B.1.5,1.5;3 C.2,2;2 D.2.5,2.5;1 E.不参加编秩【答案】C
19.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组样本例数相等),如果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______.
A.两组秩和相等B.两组秩和的绝对值相等C.两组秩和相差很大D.两组秩和相差一般不会很大E.两组秩和的差值相等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A)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答案】D 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答案】B 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 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 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 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答案】D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 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答案】A 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答案】A 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 A.性别 B.病人白细胞计数 C.血型 D.疗效 E.某病感染人数 【答案】B 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 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 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 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 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 【答案】D 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答案】D 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答案】D 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 年龄(岁):10~20~30~40~50~60~ 人 数: 6 40 50 85 20 1 A.线图 B.条图 C.直方图 D.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