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文学常识:①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朝代)王安石,他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0分,每空2分)
世隶耕(属于)未尝识书具(曾经) 即书诗四句(立即、马上)邑人奇之(同县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称前时之闻(相当)收族为意(聚,团结)卒之为众人(最终)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受之天也(承受) 泯然众人矣(消失)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父异焉(对……感到惊异)稍稍宾客其父(渐渐)(以宾客之礼相待)父利其然也(以……为利)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贤于才人远矣(比)则其受于人者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伤仲永(哀伤,叹惜)
三、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的意思。
四、古今异义。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古义:代词,此,这。 今义:判断动词。
②或以钱币乞之
古义:有的,有的人。 今义:或许,或者。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
④稍稍宾客其父
古义:渐渐。 今义:略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⑤世隶耕
古义:属于。 今义:奴隶,附属。
⑥泯然众人矣
古义:常人。 今义:许多人。
五、词类活用。
①稍稍宾客其父:名词作动词,把……当做宾客。
②父利其然也:名词作动词,认为……有利可图。
③邑人奇之: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④父异焉: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诧异。
⑤伤仲永:形容词作动词,哀伤,叹息。
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作状语,每天。
六、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泯然众人矣”。
②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世隶耕”说明方仲永既非书香门第,又非官宦世家,显出其绝无诗礼的熏陶。
③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三次叙写仲永才智超常、聪明过人。一是“未尝识书具”却“忽啼求之’;二是“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三是“指物作诗立就”。
④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其具体做法是_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⑤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⑥“父利其然”中“其”指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⑦文中最能体现方仲永非凡天资的句子是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⑧从表达方式看,课文的1、2.段是 ,第3段是 。从详略看,第1段是 写,第2段是 写,仲永由一个神童沦为平庸者,两段形成鲜明的
= 9 \* GB3 ⑨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
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七、回答问题
(1)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受于人者不至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3)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 HYPERLINK "http://zhongkao.tl100.com/" \t "_blank" 学习的有利时机。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答: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
(6)文章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答: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作必要的铺垫,同时也是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7)结尾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答:点明主旨
(8)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9)全文并没有作者的议论,那么作者哀伤和失望之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答:童年的方仲永,天赋超人,能“指物作诗立就”作者听说了这些事。可当亲眼见到时却已“不能称前时之闻”,再次见面已“泯然众人矣”,对比之中作者的失望哀伤之情渗入其中。
(10)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年时的天资?
天资聪颖的人,不学习的话尚且如此,何况一般的资质鲁钝的人呢。这是在强调后天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11)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12)文中有三个字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这三个字是: 不使学 。
(13)本文的题目是“伤仲永”,“伤”的意思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伤”?请简要分析。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首先,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却最终却“泯然众人”。当然这不能全怪仲永,他毕竟是个孩子,其责任应当由贪财的父亲来承担,因为他“不使学”,剥夺了仲永的学习机会。因此,第二是“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第三是“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味。作者在叙事部分和议论部分都体现出这种“伤”的态度。
(14)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照 时间 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 三 个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受于人者不至 ”,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15)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16)作者说:“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17)父“不使学”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8)“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所起的作用是 过渡、承上启下
(19)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0)幼年的方仲永可以称为“神童”“天才”,他的过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用文中原句回答。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1)从文中可以看出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方仲永之所以沦为众人,是因为其父不使学,受于人者不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