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86阅读 | 4收藏 | 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第1页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第2页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第3页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第4页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第5页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第6页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第7页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第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诱敌深入守株待兔 上传于:2024-05-21
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小学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说明教学过程具有( )的特点。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4.古代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5.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 A.认识 B.设计 C.设想 D.安排 6.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三级管理相结合。 A.国家、地方、校长 B.国家、地方、教师 C.国家、校长、教师 D.国家、地方、学校 7.教育家( )曾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8.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 B.智能 C.思维 D.能力 10.“学而时习之”反映的是( )的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1.( )是“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 D.保罗•朗格朗 12.班级授课制的固定是指( )。 A.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和场所固定 B.教师、学生、教材、课时和场所固定 C.学生、位置、教材、课时和班级固定 D.教师、学生、内容、班级和时间固定 13.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看,这是强调(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体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社会活动 15.在某项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属于班级目中的( )。 A.终极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远期目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广义的教育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2.第一次提出教育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是______。 3.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______。 4.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______,______,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__的教育。 6.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____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7.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______,一种是,________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_______”。 8.19世纪英国哲学家______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9.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_____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0.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最终目标的管理方法是______。 11.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_____。 12.学生具有______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13.杜威的学生_______创立了“设计教学法”,它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1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径是______。 15.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_______,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活动课程论的特点及其缺点。 2.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4.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5.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6.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 2.B[解析]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创造性见解。《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3.B[解析]认识的间接性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4.A[解析]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校盛行的都是个别教学制。 5.D[解析]安排了环境才能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6.D[解析]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十四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7.C[解析]拉尔夫•泰勒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8.D[解析]品德评价法的方式有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等。 9.A[解析]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10.B[解析]“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指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主张“学”和“习”并重,认为教学中的巩固工作,不仅可以熟记已学的知识,还能起到知新的作用。所以它指的是巩固性这一教学原则。 11.B[解析]西德的数学和物理教学专家瓦•根舍因在物理教学中提出的“范例教学原理”被认为是最早的范例教学的理论。 12.A[解析]班级授课制五固定是指学生、教师、内容、时间和场所固定。 13.B[解析]情感陶冶法强调的是环境对学生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题干所说。 14.B[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夕卜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等。 15.B[解析]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近期的目标如在某项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在某次考试中的通过率等,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中期的目标如某学期的奋斗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使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感受到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决心;远期目标如整个班级的最终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可以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 二、填空题 1.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2.亚里士多德 3.卢梭 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5.非认知因素 6.六到十一二 7.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 8.洛克 9.教学大纲 10.班级目标管理 11.道尔顿制 12.向师性 l3.克伯屈 1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小学德育纲要》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活动课程论是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2.[参考答案] (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结合知识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3.[参考答案]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