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 学案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说起这些诗句,我们就会不由得想起李商隐,华丽的辞藻,哀婉的情调,朦胧瑰丽,含蓄蕴藉。这位著名的晚唐诗人,凭着对朦胧境界的痴心追求,抒写着内在的心境与感受。诗艳而不靡,幽婉而细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锦瑟》。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文宗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诗人的一生,坎坷曲折而命运多舛。自称是帝胄之后,实际上他的高祖至父亲只做过县令、州佐之类的小官。诗人幼年时,家境凄苦,以致到了“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的地步。心高气傲的李商隐,只能从科举开始苦苦奋斗,频频挣扎,希望能出人头地。自卑与自负常常矛盾地结集于诗人心灵。近十年的折腾近十年的反复,他终于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中了进士,但是26岁的李商隐却高兴不起来。苦不堪言的十年,在诗人心里留下了伤痕,他的激愤,他的急迫,都被笼罩在此巨大的心理阴影之中。之后的牛李党争,又把诗人挤进了曲曲弯弯的生活夹缝之中。李商隐与牛党中的令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