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副标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孔子以“礼”为核心、主张君臣的权力应该以礼为界限。孟子认为君主只有爱民、保民才能使君权稳固和扩大。荀子主张礼法并用、王霸兼采来加强君权。这些主张旨在( )
A. 扩大儒学影响 B. 重建社会秩序 C. 宣传以德治国 D. 加强君主权力
如图是唐墓壁画中《客使图》,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据此可知唐朝时( )
A. 绘画水平提升 B. 设立外交机构 C. 中外交流频繁 D. 科技发展迅速
明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中书省、还以“皇明祖训”的形式、规定后代子孙一概不许设立宰相,如有提议设丞相者则以奸臣论处。这一做法意在( )
A. 防止大权旁落 B. 解决宦官专权 C. 废除丞相制度 D. 强化监察制度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面临巨大危机:保西北还是护东南,成为朝廷要官争论的焦点。最终,清政府采纳左宗棠海塞防并重的建议,筹建新式海军,成立海军衙门。这表明( )
A. 近代中国海权意识增强 B. 中国与周边邻国关系恶化C. 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 D.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895《中外纪闻》创办、1896年《时务报》创办、1897年《国闻报》创办。这些报刊的创办宣传的主要内容是( )
A. 洋务思想 B. 变法救国 C. 民主共和 D. 科学精神
1929年古田会议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现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但后来受王明“左”倾思想影响遭到批判,直到遵义会议后才重新贯彻执行。这一变化( )
A. 表明“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B. 体现了中共军事建设的先进性C. 揭示出“左”倾错误泛滥的危害性D. 反映了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性
1949年至1957年底,我国城镇总人口共增长4184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23万人;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增长至1957年的15.4%,增幅达0.7倍以上,年平均递增率高达7%。这一变化主要利益于( )
A.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 D. 三大改造的实现
“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判断曲直、解决纠纷、审讯罪案……五百人大会也是如此”。这材料描述的政治现象出现在古代( )
A. 埃及 B. 印度 C. 雅典 D. 罗马
导致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790~1909年在英国制造并首次注册的船舶吨位统计表(单位:千吨)
年份
帆船
轮船
1820~1829
80.0
3.0
1850~1859
160.0
46.3
1860~1869
206.4
107.9
1880~18889
122.6
377.2
1900~1909
37.4
674.2
A. 政府决策的变动 B. 工业革命的推进C. 殖民帝国的形成 D. 自然环境的恶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非常困难、普通民众生活十分悲惨,复仇情绪蔓延。导致“复仇情绪蔓延”的国际条约是( )
A. 《国联盟约》 B. 《联合国宪章》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如图是某国1927~1936年的一项数据统计。根据如图变化趋势判断该统计是( )
A. 美国社会的失业人口 B. 苏联工业的产值增长C. 西欧地区局部战争数 D. 联合国会员国的数量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这表明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 工业化得以完全实现C. 基本建成重工业体系 D.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隋朝始兴至晚清诏废,科举制度实行1318年,其间不独汉族政权如此,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政权也实行此种制度选拔人才。以科举考试为核心,在学校教育、异地赴任、月给体禄等方面都形成系统,构造了完备的文官制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材料二:参加科举考试的主要是学校生徒,唐时学校分京师学和州县学,各级学校主要研习儒家经典,此外还学习律令和书法、算学等专门技能……科举制度以封闭式考试录取官员,具有公正性和法定性。因不计生员出身,唯才是举,从而较广泛地从社会各阶层拔选才,官员和后补官员基本上都是知识阶层的精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之战,自诩为天朝上国的中国败给了被称为聂尔小国的日本,暴露出中国一系列的弊病和问题。在这次决定两国命运的战争之中,日本举国动员打了一场全面的战争。且不提身处战场之外的中国国民对甲午战事几乎一无所知,就连那些身负重任的封疆大史,大多“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更有甚者,甲午战争期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中国官员致书日本,要求将被俘虏繁荣战舰“广丙”归还,理由是该舰属于广东水师,而广东水师与这次战役无关。正因如此,梁启超在甲午战后曾经痛心疾首的说“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 --摘编自刘彦伯《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的历史嬗变》材料二: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和甲午战争结局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的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
(3)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甲午中日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不同结局给你带来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到后来的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现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历来与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摘编自潘庆华《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局部提炼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君权的主张,目的是要重建社会秩序,B项正确;扩大儒学影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排除C项;法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力,排除D项。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儒家学派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观点等知识。重点掌握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观点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可知,材料体现了唐朝中外交流频繁,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绘画水平提升、设立外交机构、科技发展迅速,排除A、B、D项。 故选:C。本题以图片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图片材料。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的举措,目的是加强皇权,防止大权旁落,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宦官专权问题,排除B项;废除丞相制度是朱元璋的做法,不是目的,排除C项;材料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D项。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清政府采纳左宗棠海塞防并重建议,筹建新式海军,成立海军衙门”可知,材料说明清政府建立了新式海军,成立海军衙门,加强了对东南海疆问题的重视,表明近代中国海权意识增强,A项正确;“周边邻国”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无法表明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且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无法表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排除D项。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举措。重点掌握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举措,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1895《中外纪闻》创办、1896年《时务报》创办、1897年《国闻报》创办”可知,这表明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时务报》《中外纪闻》和《国闻报》等都是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宣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B项符合题意。 故选:B。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注意对图片的解读,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6.【答案】
D
【解析】
“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现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后遭到批判,后又重新贯彻执行,反映了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性。ABC与材料内容不符。 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性。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中国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影响。
7.【答案】
C
【解析】
1949年至1957年底,我国城镇总人口、城镇人口比重都有了明显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的开展,故C项正确。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和三大改造的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均与城镇人口总数增多、城镇人口比重提高等无关,所以A、B、D三项错误。 故选:C。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9年至1957年底”“我国城镇总人口共增长……平均每年增长……年平均递增率高达……”。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8.【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的“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可知,这描述的政治现象是雅典民主政治,出现在古代雅典,体现了雅典执政官、五百人大会掌握司法、行政大权,权力集中。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
9.【答案】
B
【解析】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中发明了轮船,促进了交通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可知,轮船的吨位迅速增长,落后的帆船迅速减少,故B符合题意。 故选:B。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进入“蒸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