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伴有 、 、 、 、 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如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
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
学习研讨:
一、物质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1:
水加热
实验2:
胆矾研碎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㈠、物理变化
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3胆矾+氢氧化钠
实验4:石灰石+盐酸
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 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
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 物质的性质
㈠、化学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②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
1、熔点 2、沸点 3、密度
[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评价样题: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
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
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
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
(1)酒精和水________, (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3)酱油和醋__________, (4)铜丝和铝丝_________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_______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_______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___(填序号)。
教学反思: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 : 激发探究的情趣。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 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 --→ 实验现象 --→ 记录现象。数据和结果 --→ 科学分析 --→ 得出结论。
3. 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4.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5.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一样?
记住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 镁Mg
硫S 氧化镁MgO
【学习研讨】
实验探究:
实验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烧时
熄灭后
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讨论总结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指导:
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
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
2、
3、
评价样题:
1(1)石蜡的密度比水 。
(2)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 ,此变化是 ,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 ,故蜡烛燃烧既有 又有 。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5. 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6.①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②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
7.试列举几例说明空气中含有水分(至少三条)
8..如何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此白烟是蜡烛的蒸汽?
9.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学习目标:
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100%。
2、通过实验操作评价目标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本P150附录1和课本P20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填下表:
常用仪器名称
用途
注意事项
试管
用于夹持试管
用于加热
eq \o\ac(○,1)
eq \o\ac(○,2)
eq \o\ac(○,3)
胶头滴管
滴瓶
烧杯
量筒
集气瓶
学习研讨: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反应容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试管
= 1 \* GB2 ⑴ 用途:
= 2 \* GB2 ⑵ 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试管夹
= 1 \* GB2 ⑴ 用途:夹持试管
= 2 \* GB2 ⑵ 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 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 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 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②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eq \o\ac(○,3)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eq \o\ac(○,4)应用 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eq \o\ac(○,5)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盖灭,不可 。(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 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①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 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6、 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7、 烧杯
(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8、 量筒
(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
(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9. 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10.蒸发皿
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4页)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 不能 接触药品 ②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③ 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 ,固体只需 。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② 也不能随意丢弃 ③ 更不能拿出 ④ 要放入
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
(三)连接仪器装置 ( 见第151~152页)
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塞子塞进容器口
评价样题:
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
2.酒精灯火焰分 、 、 三层, 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 焰。
3.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 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5.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
A、试管 B、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