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儿网络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学院(部)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指导教师 职称
年 月 日
银行存款额减少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银行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大银行就难以建成社会主义。银行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都发挥了任何组织和力量难以替代的作用。金融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保障战争的物资供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改革开放年代,银行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革新方面的作用是功不可没。但从 2013 年第二季度末,各商业银行也闹起了“钱荒”,为吸收社会存款,各商业银行通过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来争夺客户,如果银行失去大量存款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如果银行靠提高利率吸收存款,就会导致贷款企业亏损,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也使国民经济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银行资金体外循环的危害
(—) 严重干扰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只有健康、稳定、有序发展,才能保证国计民生所需物资的充足供应,保证各行各业的投入、产出、销售各环节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使企业生产所需的资金能充足供应,销售渠道能畅通,使资金能顺利回笼。如果银行缺了钱,尤其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就不能保证国防、军工及事关国计民生所需产品生产所需,就不能保证国计民生所需产品的供应,甚至会影响国防的建设,还会使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导致国民经济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局面,很多企业会因资金受阻,使设备闲置,影响相关生产企业产品的使用,形成半拉子工程,使已投入生产的原材料、资金、设备、人工费遭到巨大浪费,使生产难以为继,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影响社会安定。
可见,银行缺钱所造成的危害非同一般。银行缺钱的根本原因是资金体外循环所致。据央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报告显示,仅 2013 年 10 月,我国储户存款额减少 8967 亿元(太原晚报,2013 -11 -15,23 版,储户存款十月失血近九千亿元) 。而金融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如果国家财力不足,又没有足够的金融资本,就不可能对事关国计民生的生产项目进行调控,影响抵御国际强敌的挑衅,人民就难以安居乐业,使经济发展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 扰乱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居民生活的最大问题是购商品房。改革前已享有福利分房的职工,因有工龄补贴,购房时经济上还可承受。但房改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现已步入婚嫁年龄,急需购买商品房,而商品房的市场价越涨越高,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没有固定工作,家境好的还可帮助孩子付个首付,大部分款项要靠银行长期贷款支持。而房贷的款项数量大,回收期长,在银行贷款额度小的情况下就会紧缩房贷,使年轻人难以从银行取得房贷,购房就成为问题,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秩序。据 2013 年 10 月 12 日太原晚报第 5 版,“不少银行停办房贷业务”的文章称,“2013 年进入四季度,已收紧数月的房贷又出现了进一步的收紧趋势,由于额度紧张,部分银行已暂停房贷。即使个别银行发放房贷,首套房贷利率上浮幅度高达20% ~30%,且贷款的时间延长。”这足以说明银行钱紧给百姓造成的危害了。如适龄青年不能适时成家,就会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
(三) 银行自身发展受限
各商业银行用来发放的贷款,大部分是集中了国家财政、工商企业及机关团体的存款和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及所有社会闲散资金。如果银行不能有效地聚集一定数额的存款就不能发放贷款,难以有利润可言。在当前银行存款额下降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为生存,竞相以理财产品的名义提高利率吸引客户,尤其在季度末、半年度和年末,各商业银行都会使吸储大战硝烟弥漫,据《太原晚报》2013 年 11月8 日第15 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继续上涨”一文报道,有的银行的理财产品期限仅一个月,收益率高达 5%多,有的5 万元起认购的产品收益率高达 5. 6% ,有的利用提高存款额度提高预期收益率,使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越涨越高。这样,就降低了各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也使贷款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上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价格高的同类产品在竞争中很难打开市场,产品易积压,生产受阻,很难归还银行贷款,形成多角债,使银行难逃破产的命运,使百姓在银行的存款风险增加,会使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加大,就会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健康有序运转。
二、银行存款额减少的原因分析
要对银行存款减少的情况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找到问题的真谛,才能做到釜底抽薪。
(—) 金融机构增多,银行不规范经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经济成分的商业银行纷紛成立 ,又有信托、证劵、担保等融资机构成立,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的融资格局。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又都以各种经济手段吸收社会存款,有限的资金就成为众多投融资机构争夺的“唐僧肉”,就使银行的存款减少了很多,而国家对国企固定资产的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后,客观上加大银行的贷款任务,相对来说就使银行存款额减少。而改革后各商业银行彼此盲目竞争,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可以到各个商业银行多头开户,多头取得贷款,使一些企业盲目投资,乱上项目,使投入产出严重失衡,难以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有的商业银行就搞什么“以贷还息”,自创利润。银行这么做,等于又向社会投放了一笔无任何物资保证的贷款,只能是减少自身贷款额,等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因银行贷款本应是对产业利润的分割。再则,保险是从西方引入的新业务,群众对此了解甚少,但各商业银行却让各保险公司的住行代表把守在银行的储蓄点,用不实的盈利宣传,把银行的储蓄存款变成了保险,使银行的存款额减少。还有一些不诚信的客户,利用银行信用卡透支,使银行蒙受损失。
(二) 政府监管不力,社会非法诈骗集资屡禁不止
银行是国家唯一的信用管理、发行的合法机关。但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信用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融资渠道呈多元化格局。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兴起,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工商部门也放宽了注册公司的资金限制,一些不法分子乘机注册子虚无有的投资项目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后,就以各种手段,假造高利润进行诈骗融资,使百姓几万、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被骗走,结果使百姓血本无归。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仅山西就有很多,不仅有老年公寓、枣、洗浴中心、菜市场,还有养殖公司等等。更有甚者,“某某伯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仅靠借鸡生蛋的办法,空手套白狼,诈骗融资达五千多万元。在全国,仅公开宣判的大案子就有很多,有的受害百姓甚至搭上了身家性命,如发生在辽宁省盖州榜式堡乡的“东华集团蚂蚁养殖集资诈骗案”就使十万人所投的30 亿资金血本无归,使穷困潦倒的投资者在绝望中自杀身亡(太原晚报 2013 年 6 月 13 日,第 6 版“小蚂蚁”惹出的惊天巨案) 。这只是一个案中缩影。而全国又有多少非法集资款数不得而知。可以想象是多么一个惊人的数字呀! 如果将如此大数额的资金集中在银行,投向事关国计民生的国防、高科技、医疗、交通、航空等重要领域,既可繁荣国家经济,又可巩固国防,还可改善民生,何乐而不为呢? 造成这样的恶果,均与政府不能认真研究如何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序融资有关,又对已发生的非法融资行为打击不力。“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政府应用强有力的行政、法律手段严惩肇事者,营造一个良好运行的融资环境。
(三) 官风腐败,贪官巨贪,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要求投资项目要进行公开招标,同资质的不同经济成分的经营者都可参与竞标 ,而同资竞标者与权力主导者的关系就成为取得经营项目的关键。而非国有的竞标者就利用自己经济不受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的绝对优势,以各种手段贿赂权力主导者,取得经营权后,再层层转包,从中渔利。仅2013 年,北京法院已审结的几百件贪污受贿案中,尤以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原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铁男最为典型。据 2012 年 11 月 5日《世纪》周刊披露,原北京市博宥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丁书苗通过刘志军获得铁路建设项目,获得中介费高达 8 亿元人民币,而刘志军收受财物高达6 460.54 万元(2013 年3月 9 日《正义网》,北京第二中级法院审判刘志军) 。这是一起官商勾结盗窃国家巨资的典型案例。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靠出卖权力掠财 8. 723 亿元,可养活837.8 万农村贫困人口(2013 年 8 月 9 日《新闻百科》报)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2014 年3 月8 日《山西晚报》,第12 版报道,仅2013 年有三万余官员被判刑,且处级以上干部重刑人数是普通职位犯罪的三倍以上。难怪《人民网》预览所言(2012 年6 月 15 日) ,三十年来,中国的贪官污吏已演变成一个大的腐败群体……。仅十八大后,就有30 名厅以上官员涉案,原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波6 年敛财 700 万,大事小事不忘贪(太原广播电视报,2014 年4 月4 日,14 版,新华网) ,在2003 年3 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称,仅 1998—2003 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达 207 103 件,仅 1983—2003 年办案挽回的经济损失累计达 491. 3 亿元。此外,还有为逃避法律打击的贪官,仅 2000 年,中国外逃贪官所携资金达480 亿美元(山西青年报,2004 年 1 月 2 日 15 版,“贪官外逃黑洞到底有多深”) 。这仅是所查贪官的冰山一角。可见,贪官所贪金额令人触目惊心,危害非同一般,到了不治不足以平民愤的程度。
三、必须从根本上治理银行资金短缺问题
银行资金短缺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政府必须下决心根治,为良性投资创造一个很好的融资环境。
(一) 用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规范金融运行秩序
国家货币流通管理政策,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量、社会信用总量、利率、物价、金融市场及最终经济所得等问题,其目的是要达到社会商品总供求和货币总供求的双重均衡。但金融体制改革中,更多地照搬西方的融资模式,不但成立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商业银行,又有信托、证劵、保险、股市等众多投融资机构,还有众多进行非法融资的担保公司。而这些机构用各种手段在社会上争夺资金,而国家投放的货币总量是一定的,不但加大了国家对融资市场的管理难度,还使国民经济运行与融资行为相脱节。
为此,国家对货币管理政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