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教学语言 提高历史课堂实效
[摘要]历史课程中的语言教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历史教
师应努力使自己所表达的历史知识,准确反映那个某个时代
或朝代的特征,并注意语言的通俗、形象与曲默,适合学生
的心理节奏,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的实
效性。
[关键词] 历史教学;语言运用;课堂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
定着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这表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
度上会影响课堂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很多
教师都是“兼课”的非历史专业教师,对历史课堂语言把握
不够,常常把一堂生动活泼的历史课讲得索然吉味,学生课
堂学习效果较差。教师如何把握历史教学的语言呢?
一、要有历史特色
历史语言不能类比、腌想和夸张,不能改变历史知识的
原样性。如把秦朝的太剧说成“国防部长”,把太学解释为
“大学”,等等,这些不准确、不科学的语言都会有损历史
的真实性,把历史混淆成经过艺术手段加工的电视剧,造成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错误认识
历史教师为了泻染历史的时代特色,提高学生的兴致
可以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文献原文。如“国以民为本,民
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体现了元世祖重视农业;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引用《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原话说明元朝大都的繁荣。
二、 要生动准确
语言通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书面语言换成口头语言。
教师也可用比喻、诗歌、民谣、庐语等来再现历史现象,以
达到语言通俗化。如四大家族在国民党统治区剥削农民时,
有的教师引用流行当时四川的对联“自来未闻半要税,而今
只有屁无捐”, 横批为“民国万税”, 通俗形象是入木三分。
这里应注意在引用原文、诗歌、民衣等板书时,要让学生看
清,听懂,能收到较好效果。
历史课讲得形象生动,可以补充一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
细节。如讲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教师可以讲如闻一多、
李公朴等人的生平事迹,能够再现这些民主人士视死如归的
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教师用生动有趣蝎默的语言上课能让学生感到愉
快,发人深省,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历史课有很
多幽默题材,如《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这节,
可把俄罗斯比喻成北极能,形象地刻画帝国主义的贪整野
心。师加的历史题材加上生动的历史语言能够使学生为之一
振,课堂气氛融治和谐。
三、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教师课堂语速快与慢,语调高与低,应与学生心理特征
保持一致。对重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