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问题法规.doc

147阅读 | 5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问题法规.doc第1页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问题法规.doc第2页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问题法规.doc第3页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问题法规.doc第4页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问题法规.doc第5页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问题法规.doc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别跟我讲话 上传于:2024-05-26
  【正文】   由于新劳动合同法有关经济补偿的规定与以前的法律有较大差别,导致部分劳动合同跨越新旧法律的劳动者难以计算自己的经济补偿数额,为便于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了解,笔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简单进行总结如下: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前(2008年1月1日前)相关规定   (一)劳动者可获得经济补偿的情形   1、主要适用于用人单位方主动解约的情形。例外的规定是,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不过,从该条规定使用的“迫使”一词理解,似乎单位还需同时具备情节严重,致使劳动者面临生活困境或其他损害的情形,并由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   2、在以下情形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a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b(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