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3善用法律导学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3善用法律导学案
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互查下列知识:
1、刑法与刑罚的定义
2、犯罪的三大特征是什么?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
3、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设问导读:
第一环节: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阅读课本P57页运用你的经验和课本P58页探究与分享,回答下列问题:
1、你遇到过类似情形吗?与大家分享。
2、当遇到类似情形时,你会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呢?为我们提供保护的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
阅读课本P59页探究与分享,回答下列问题:1、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你对这种维权方式了解多少?
2、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维权方式呢?为什么?这种维权方式可以分几类?(结合P60相关链接)
第二环节: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阅读课本P60页探究与分享,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常见方法有)?说说你的理由。
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青少年应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自我检测:
1、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是
A.社会、家庭、学校、公安机关 B.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C.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D.公安人员、父母、律师
2如果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应当( )
A、放弃,无钱寸步难行 B、以牙还牙,武力解决
C、到律师事务所去 D、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
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 )
A、非诉讼手段 B、诉讼 C、私了 D、以牙还牙
4、青年周某借用吴某的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摩托车严重损坏。吴某多次向周某索赔未果后,到人民法院起诉周某,这场诉讼属于( )
A、刑事公诉 B、刑事自诉 C、民事诉讼 D、行政诉讼
5、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突出,就在高考前,其弟被人打伤了。王某没有多想,纠集了几个人将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伤害罪,受到法律制裁,其大学梦成为泡影。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受到不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王某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以致违法犯罪
C、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D、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忍气吞声,否则任何方式都可能使我们受到更多伤害
巩固训练:
1、王某与梁某曾因生意产生过矛盾。一天,王某收到了一条梁某发来的带有严重人格侮辱的短信。收到短信后,王某将梁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梁某向王某赔礼道歉。该案例启示我们要( )
A.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让短信远离我们的生活 D.通过打官司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2、中学生小阳在公交汽车上,看见两个扒手在偷乘客的钱包。小阳没有直接喊抓小偷,而是假装肚子疼请求司机将他送往就近医院(附近有派出所),然后悄悄告诉司机实际情况。司机以送小阳去医院为由,直接将车开到了派出所。这表明小阳( )
①胆小怕事,不敢见义勇为②机智勇敢,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③缺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④法律意识强,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青岛晚报讯 :在即墨市打工的孔某从朋友家串门离开时,突然遭到四名男青年不由分说的拳脚、棍棒围攻。孔某高声呼救,却无济于事。情急之下,他掏出随身的水果刀,胡乱向周围挥舞,将其中一名男青年的腹部捅至重伤。这一案例说明()① 孔某的行为是为自身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② 孔某是在遭受多人正在行凶的同时所采取的行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③ 孔某的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是正当防卫④孔某的行为已经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是防卫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