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中级)教学评价复习要点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理念。(详见考试说明P123-125)
重视发展,淡化甑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了解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作用及特点。(详见考试说明P127-128)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咋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绩。
优点是:可评价学生“做”的能力;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
缺点是:编制科学合理的评分方法有一定难度;难以评价学生在其他表现性任务上的迁移能力;不能评价所有类型的学习目标。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是通过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作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进行评价。
优点是:采用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具有延续性、阶段性、丰富性特点。延续性是指持续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阶段性是指其关注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丰富性指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构都是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建立起评价者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评价者与学生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家孩子判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预定发展目标。
他的优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在实施中制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关注个性差异;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联系。(详见考试说明P128-129)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可以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为了做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形成性评价一般次数较多,概括性水平较低,评价内容和范围主要是每个形成性单元的内容与目标。借助的主要手段有平常作业、学生成长档案袋、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
总结性评价又叫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如期末考试,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定,重视的是结果。总结性评价一般次数较少,期中、期末、考试、会考属于此类。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持续的、诊断的评价,目的在位教与学提供反馈信息已提高学习成绩。总结性评价更多体现为选拔功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常用评价方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详见考试说明P129-P130)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作业与测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反思法。
作业与测验法是对行为样本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可了解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成情况,适用于阶段性的知识目标方面的评价。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预先设计的问题,请有关人员进行口述和笔答,从中了解所需资料。可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志向,了解各方面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意见,从而为改进教学或学习资源提供依据。一般适用于对现时问题,较大样本、较短时期的调查,接受调查的对象年龄不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