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测试
题 目
1__20
21
22
23
24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我国隋朝创立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2、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
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3、有位历史老师是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4、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5、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A B C D
6、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屈原 B.杜甫 C.辛弃疾 D.关汉卿
7、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
A.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 C.玄奘 D.鉴真
8、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
9、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10、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圆形方孔钱 B.“交子” C.“会子” D.“关子”
1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最终完成于( )
A.隋唐时期 B.两宋时期 C.五代十国 D.明清时期
12、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 D. 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1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城最大的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
14、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一张残损的历史地图,只能依稀看车出“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等字迹。老师让同学们判断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城图,以下同学答案正确的是( )
A.徐杰:西汉 B.李红:明朝 C.刘君:元朝 D.陈民:清朝
15、“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台湾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16、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7、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形象的塑造者是( )
A. 王实甫 B. 关汉卿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18、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定都应天府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三司” D.成立东厂
19.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20.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二、非选择题(30分)
21(7分).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2分)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分)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1分)
(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1分)
(5)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1分)
【步骤二】 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
22.(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最终与辽、西夏、金分别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1分)
(2)宋朝时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1分)请说出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3分)
(3)你怎样理解“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4)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1分)
23、(8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学校开设了宋朝历史探究活动课,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宋朝。
材料一:宋太祖即在宗庙立下誓约,告诫子孙不得诛杀上书言事之人。在这个誓约的约束下,宋王朝的文臣庶民嘴上议论国政,哪怕出言不逊,一般来说是不用担心被砍头的。 ——吴钩:《生活在宋朝》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宋朝因此实行什么政策?(1分)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