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
“今(1)有人攘(2)其(3)邻之(4)鸡者。 或(5)告(6)之(7)曰:‘是非君子(8)之道。’曰:‘请损(9)之,月攘一鸡(10),以待来年(11)然后已(12)。’如(13)知其非义(14),斯速已矣(15),何待来年(16)?”
(1)今:从前
(2)攘:窃取,偷。
(3)其:代词,他的。
(4)之:助词,的。
(5)或:有人
(6)告:劝告
(7)之:代词,代他
(8)是:这。 曰:说。 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 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9)损:减少
(10)月攘一鸡:每月偷一只鸡。 月:每月,一个月。 攘:偷。一鸡:一只鸡。
(11)以:来。 待:等到。 来年:明年。
(12)然:这样。 后:以后。 已:停止。
(13)如:既然。
(14)知:知道。 其:代词,代那。 非义:不符合道德、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