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喜欢欢喜 上传于:2024-07-12
《国殇》学案 一.学习目的 1.德育目标: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知识目标: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3.能力目标: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 二.学习重点: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学习难点:描写古代战争的生字词。 四.学习方法:自学,合作讨论 五.时间:一课时 六.学习过程: 步骤一:自主学习,知人论世,复习屈原及《楚辞》的相关知识,画出要点并记忆。 1.关于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将屈原的《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