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人教版)专题复习之中考6大热点:热点专题(四) 社会保障 关注民生
——聚焦中国的民生问题
材料一: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中央发布2015年一号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古代以来的农业政策
1.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
阶段
重要人物
措施
影响
战国
秦国商鞅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西汉
汉高祖和文
帝、景帝
减轻徭役、赋税和兵役负担,“休养生息”,奖励农桑,提倡节俭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
三国
三国统治者
重视兴修水利,实行屯田(曹魏);养蚕织锦(蜀汉);开发江南,推广农耕技术(孙吴)
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加快了西南和江南的开发
唐朝
唐太宗
减轻农民赋税负担,注意“戒奢从简”
出现“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治世局面;出现曲辕犁、筒车等先进农业生产工具
武则天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政策
唐玄宗
前期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
北宋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开发江南
农业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元朝
元世祖
重视农业,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种植棉花
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明清
明初、康熙、
雍正、乾隆帝
明朝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清初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推广棉花等作物种植
明清初期经济持续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
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融合的加强;对外交往的加强
2.民主革命时期的农业政策
阶段
农业政策
影响
辛亥革命
孙中山颁布“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除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并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所建立的各农村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逐步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建国以来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
系变革
时间
内容
实质
影响
土地改
革运动
1950年-
1952年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土地,颁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农业作
化运动
1953年-
1956年底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变更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革,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提高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生产中的资金、工具等问题
人民公社
化运动
1958年-
1984年
将规模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规模大的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和社员的部分财产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即“一大二公”,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盲目追求公有化程度,掀起“共产”风,向共产主义过渡
脱离了农村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1978年
至今
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定期承包给农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INCLUDEPICTURE"考点3.tif"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教育、社保、就业
类别
概况
科技
1986年,国务院制定了发展高科技的计划,即“863计划”,从而使我国在发展高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改善民生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教育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实行了“希望工程”、“211工程”计划,体现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体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正走向体育强国
就业制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打破了“铁饭碗”,废除了干部终身制,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逐步实行,大学生采用上岗资格制度,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社会保
障制度
(1)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国家实施了再就业工程
(2)建立和完善了保障制度,如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
(3)新的保障制度解除了职工退休、失业、就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INCLUDEPICTURE"考点4.tif"两会中的民生问题
1.“两会”的重要作用
(1)吸收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决策,有助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缓解各方面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两会”十大热点民生问题
①新一届政府首交“答卷”全面深化改革,“起跑忧愁”;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不让乡愁变忧;④反腐败持续发力,作风建设常态化;⑤破解“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⑥养老问题凸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⑦上学、看病、住房,老难题期待新举措;⑧守护“舌尖安全”,落实“四严”要求;⑨收入分配改革再发力,贫富鸿沟逐步缩小;⑩化解就业难题,营造创业环境。
INCLUDEPICTURE"名师点拨2.tif"
INCLUDEPICTURE"命题角度.TIF"
(1)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四次农业生产调整命题。如:释读建国以来四次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特点、影响等。
(2)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工业、教育、就业、保障问题命题。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工业社会主义建设活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教育、就业等问题的举措与作用。
(3)以中外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农业发展问题命题。如日本明治维新的政策、对比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中农业政策的表现、特征、影响。
INCLUDEPICTURE"方法技巧.TIF"
(1)从古代民生思想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解题。
(2)从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重农政策与古代盛世的关系解题。
(3)对比建国后党的农业政策成功经验与失误的启迪来解题。
(4)从建国后党和政府在教育、体育、就业、保障等民生政策谈自身感受答题。
INCLUDEPICTURE"专题精练.TIF"
1.商鞅拿出了实现富国强兵、称霸天下,最现实又最速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农战”二字。在他主持推行的这次变法中,对促进农业生产起到直接作用的措施是( )
A.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B.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3.(2015·德州)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4.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2015·呼和浩特)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6.(2015·株洲)流行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小鲜肉,互联网”成为时下流行的热词,“放卫星、全民炼钢”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史实则发生在( )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D.“文化人革命”时期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