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题2.doc

73阅读 | 3收藏 | 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题2.doc第1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题2.doc第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剧本剧情 上传于:2024-05-2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题 阅读下文,然后答题 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 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1.为下面两个词分别找出它们的反义词。 ①伟大 ②富强 2.“敲门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周恩来却说”这个词语后面用了冒号加以停顿,为什么“说”的内容不用引号呢? 4.在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上,为了突出少年周恩来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伟大目标而读书,文章采用什么方法给我们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5.你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