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鲍莫尔是如何发展凯恩斯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的?
前提假设
1、人们收入的数量已定,间隔一定;支出的数量事先可知且速度均匀。
2、人们将现金换成生息资产采用购买短期债券的形式,它们具有容易变现、安全性强的特征。
3、每次变现(出售债券)与前一次的时间间隔及变现数量都相等。
假设李某每月买卖债券的次数为n,则其债券持有量月平均为:Y(n‐1)/2n
李某持有债券的月度收益(R)为:
考虑交易费用。n次债券交易的总费用为na,则李某持有债券资产的月度净收益(π)为:
结论:(1)货币交易需求与利率水平负相关,与收入水平正相关。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分别为正1/2和负1/2。也就是说,若交易量增加1%,则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就增加0.5%;而若利率上升1%,则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就减少0.5%。
(2)在收入Y增加时,货币交易需求的增加幅度要小于Y的增加幅度,货币在交易过程中有规模经济效应。
影响:1.论证了最基本的货币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
2.根据平方根公式,假定利率和物价不变,增加一定比例的货币存量,将导致收入的更高比例的增加。
造成失误的原因:
第一,模型假设任何企业和个人的收支都是已知的、可预料的和完全有规律的。
第二,模型假设企业只能通过借款或通过出卖金融资产获取现金,而不能通过出卖产品来获得。
第三,模型没能区分交易性现金需求对于不同收入的家庭和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具有的不同的利率弹性。
6.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对其评价。
包括货币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等式,被称为流动性偏好函数。
流动性偏好函数表明,人们需要持有的是一定数量的实际货币余额Md/P(以不变价格表示的货币数量),这一数额与实际收入Y和利率i有关。
在上式中,用M代替Md,重新整理后可得到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等式表明,当利率上升时,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利率的剧烈波动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剧烈波动。
我们由此可以得到经过修正的货币交易方程式。
VY=货币流通速度, M=货币当局事先控制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利率下降,进而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和货币流通速度出现下降。这会弱化货币供应量增加所产生的影响。
评价: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同传统货币数量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由此推论出货币流通速度V或为其倒数的K的不稳定性,从而否定了后者关于物价与货币量作同比例变动的结论,特别是在出现“流动性陷阱”的极端情况下,货币数量无论怎样增加,都将为M2之所吸收,而不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由于利率与产出是同方向变化的(即利率波动的顺周期性),因此凯恩斯主义货币数量论可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V顺周期波动的现象。
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批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者对有价证券的选择问题
第一,对利率的预期变化会引起人们全部持有货币或全部持有债券,这会产生资产选择的结构悖论。
第二,流动性陷阱并不存在。
(2)回归预期假设
回归预期假设缺少微观基础。比如,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发散预期。
(3)两种资产和一种利率假设
在现实经济中,存在有大量有价值的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多与利率变动无关。
人们在不希望持有债券时,可能会持有这些资产,而不是货币。
7.简述惠伦的预防性货币需求模型。
假设前提
(1)流动性持有不足导致的损失为b。
(2)李某在期初持有货币M元作为预防性货币需求。
(3)市场利率为i。
(4)未来一段时间内李某的净支出(支出减去收入)为X。X是一个随机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σ2。
Tchebycheff不等式
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净支出X与其均值0之间的偏差大于预防性货币余额M的概率P满足:
将预防性货币持有不足的概率(即P{X>M})估计为 。因持有预防性货币不足而遭受的非流动性损失为 。
李某需要选择一个M,使得预防性货币需求持有成本最小。
求dTC/dM并令其等于0,得到:
由于:
所以,最优的预防性货币需求水平为:
结论:
(1)最优的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净支出方差及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变卖非流动性资产可能遭受的损失的立方根同向变动。
(2)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反向变动。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1/3。
8.简述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并对其评价。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
(1)P=物价水平,Md=货币需求。
(2)Yp=永久性收入。
(3)w=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值。
(4)im=货币本身的收益率。
(5)ib=债券收益率。
(6)ie=股票收益率。
(7)(1/P)*(dPe/dt)=通货膨胀预期。
(8)μ=其他影响货币效用的变量集合。
对上式两边同时乘以1/Yp,得到:
当真实货币余额相对于上式右边那些变量比较稳定时,我们用K来表示这些变量的集合。
把K定义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货币市场均衡时Md=M,因此有MV=PYp。这与费雪的货币数量方程非常相似。我们同样可以用变化率来表示各个变量,因而可得到货币供应增长太快时会引发通货膨胀的论断。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以下特点
第一,弗里德曼将永久性收入作为货币需求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表明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不会随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引入永久性收入概念以后,可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变化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
第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同时包括了家庭和企业的货币持有行为。
结论:经过适当变换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与费雪方程式、剑桥一般方程式非常相似。
由实证研究可知,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大,而利率弹性很小,因此,货币需求是相对稳定的。
货币的流通速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函数。
9.比较现金交易学说与现金余额说的异同点?
1、货币数量的含义不同
费雪所谓的货币是流通中的货币,这种货币是一定时期的货币的流量。
剑桥学派所谓的货币是处于停息状态的、被人们所持有的货币,这种货币是一定时点上的货币的存量。
2、对经济主体的意志在决定货币需求中的作用的认识不同
费雪的数量说是机械的数量说,认为货币的需求只是被动地适应货币的供给
现金余额说强调人们主观意志的作用(K)
3、对货币职能的认识不同
费雪认为货币只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剑桥学派认为货币不仅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而且还有价值贮藏职能
4、宏观货币需求与微观货币需求的不同
费雪所考察的是宏观的货币需求总量。
剑桥学派所考察的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因而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相同或相似之处:
1、基本结论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将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2、方程式的实质相同:V与k互为倒数,流量与存量可相互转化。
11.简述国际基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1. 整体上看,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
有助于全球性国际收支的平衡
国际直接投资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国际证券投资使投资者可以进行更为广泛的多元化组合,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2.国际资本流动也冲击了所在国的经济,便捷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
3.国际资本流动,无论对输入国经济还是对输出国经济,影响都是多渠道、多方面的;而且任一方面的影响大多是有利有弊。
12.外汇管制的基本方式。
(一)价格管制(汇率管制)
1、直接管制
指用行政的手段规定各项外汇收支按不同的汇率进行结汇,实际上是实行复汇率制。
2、间接管制
指国家所采取的外汇缓冲政策,即以外汇稳定基金作为缓冲体来稳定汇率水平。
(二)数量管制
是指政府对外汇买卖和进出口国境的数量实行控制。即对外汇的收、支、存、兑多种环节的数量和其他有关交易数量进行限制。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贸易外汇管制、非贸易外汇管制和资本输出入管制。
13.简述国际储备的作用。
1. 传统上,国际储备的作用主要是应付国际收支失衡、维持汇率稳定。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储备越来越被看作信心的标志。
3. 同时,高的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投机者也是一个“震慑”。
4. 在一些转轨国家中,储备还常常被用作改革基金,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支付困难。
16.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国、因时而异:
⑴受经济发展阶段制约
⑵受经济结构制约
⑶受物价和币值的影响;
⑷受汇率变化的影响;
⑸受利率变化的影响;
⑹受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2.种种因素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