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的难题及构想.docx

305阅读 | 13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的难题及构想.docx第1页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的难题及构想.docx第2页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的难题及构想.docx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两清 上传于:2024-06-18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的难题及新构想 文/汤美珠 “立案难”是个为人们诟病已久的老话题,主要是说一审法院立案难,表现在对群众提交的诉讼材料审查过严,或者涉及民告官等敏感案件不立案不裁决,或者将案件长期搁置,成为“抽屉”案等。 5月1日起,全国法院正式将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以来,从审查制转向登记制,其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司法技术的转换,也是司法观念的变换。然而,如何真正降低立案门槛?法院又如何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立案登记制度实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难题: 第一、立案登记后案件数量井喷与法院案多人少矛盾之间的问题。“案多人少”一直是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面临的问题,每年的案件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人员流失,法官员额制使案多人少问题从比较严重变为突出。立案登记制度可能带来法院受案量井喷,尤其是“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不设门槛”的登记立案,使得很多法院在为此叫好的同时也犹豫不敢迈步。 第二、虚假、恶意诉讼案件问题。少数职业道德不高的律师、法律工作者为获取案源收取代理费,怂恿、鼓动甚至是代替当事人滥用诉权,自行签署授权委托书进行诉讼,随意增加诉讼请求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