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与“1世纪”“耶稣”“巴勒斯坦地区”这些关联(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时间段里,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非凡的事集中在那个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等地出现。对“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理解准确的是( )
A.李白、伯里克利、穆罕默德 B.秦始皇、尼赫鲁、汉谟拉比
C.孔子、乔达摩·悉达多、耶稣 D.孟子、穆罕默德、伏尔泰
3.读右图:该图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权高于皇权 B.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
C.神权凌驾一切 D.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 )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5.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6.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力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力”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8.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它兴起的重要原因有( )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④资产阶级形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A.西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0.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
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11.下列关于西欧庄园法庭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②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③惩罚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罚金
④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对佃户而言,没任何好处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1075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向教皇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这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
A. 教廷至高无上 B. 国王毫无权力
C. 百姓受到剥削 D. 宗教信仰虔诚
13.“……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出现后多是作为(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军事重镇 D. 经济中心
14.《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 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 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 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 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15.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
A. 古希腊罗马文化 B. 阿拉伯文化
C. 伊斯兰文化 D. 拜占庭帝国
16.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为此建立了( )
A.大庄园 B.租地农场 C.大种植园 D.共享农场
17.14、15世纪,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有( )
①庄园制度的出现
②租地农场的出现
③手工工场的出现
④封建王权的强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375年,大举侵入罗马帝国并于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是( )
A.阿拉伯人 B.波斯人 C.印度人 D.日耳曼人
19.中世纪的城市争取自由的方式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哪个城市最典型( )
A.比萨 B.罗马 C.琅城 D.汉堡
20.10﹣12世纪,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和商贸的发展,西欧出现了一些新兴城市。下列各项中符合当时城市状况的是( )
A.西欧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B.先后摆脱国王和领主控制而自治
C.教会也无力进行控制
D.工商业者成立了许多行业组织
二、非选择题
21.《英国庄园生活》是研究中世纪庄园农民的经典之作,它以1150---1400年为单位,描绘了中世纪乡村生活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其经济生产模式是庄园经济,它是一种封建主义经济。在庄园中,农奴是最主要的劳动者,他们处于庄园体系中的最底层,是被剥削的对象;领主是庄园的所有者,他们在庄园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是庄园经济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此外,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阶层——自由民,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租种领主的土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样是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但其境况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农奴。
材料二 庄园经济相对的独立性是庄园法能够保持传统而不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庄园内部有大量旧有的东西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并没有消失,而是得到了不断继承。最为明显的是,在庄园“敞田制”中的集体耕作、公共牧场等,据说“这种习俗是日耳曼保存下来的古代农村土地公有制的残余。”
材料三 领主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庄园法庭上的胜诉,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农民的利益了,这是领主获得财富的一种有效的渠道。另一庄园领主的生财之道是收取诉讼者的罚金,这一罚金为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所拥有。
材料四 经济学家托尼曾经估算,“农民每交给领主1个便士,就往自己口袋放进6个便士。”很显然,如果没有庄园法对农民的保护,这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庄园经济的主要人员构成。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公共牧场”属于庄园经济的哪一部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庄园法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庄园法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