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333阅读 | 12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1页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2页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3页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4页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5页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6页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不及于你 上传于:2024-05-07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一、 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嫩芽(nèn)散漫(sàn)犄角(jī) B、捶打(chuí) 憔悴(cuì) 悄然(qiāo) C、脸颊(jiá) 匿笑(nì) 荫蔽(yīn bì) D、徘徊(pái huái)并蒂(dì) 落枕(luò) 2.下面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自得其所 B、豁然开朗 不知所措 再接再励 C、全神贯注 可望而不可即 戒骄戒躁 D、仗义执言 林荫大道 无精打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两叫“合二为一”。 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初春乍暖还寒。她身着冬装,在广阔的田野中,仍觉得不寒而栗。 D、这是集体的财产,你怎么能自作主张,擅自挪用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空中撒盐查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4. 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相比 C、去后乃至 乃: 才 D、相委而去 委: 丢下、丢弃 5. 下列各项中虚词“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相委而去 B、学而时习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温故而知新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大笑乐”是因为谢太傅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没有“撒盐空中差可拟”好。 B、“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C、“尊君”、家君“都是谦词,指对方的父亲和自己的父亲。 D、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第Ⅱ卷 (其他类型题 共82分) 三、翻译、默写(共10分)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 “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或杜牧的《泊秦淮》。(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 题。(共12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分歧( ) 一霎时( ) 水波粼粼( ) 蹲下来( ) 10.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为什么?后来“我”为什么决定委屈儿子?(3分) 11.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2.文末“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3分) 五、作文(60分) 13、题目:又是一个新起点 要求:(1)以“又是一个新起点”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 乐 游 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乐游原,长安西南,地势高,可俯视长安城。) 1.诗人“驱车”是因为 ,“登古原”是为了 。(2分) 2.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席上啖菱( ) ②或曰( )③啖菱须去壳( ) ④北土亦有此物否( )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其人自护其短 : (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 (作家)写的《 》(篇名)(2分) 7、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罗贯中——《红楼梦》——林黛玉 B.施耐庵——《水浒传》——鲁提辖 C.吴承恩——《三国演义》——曹操 D.曹雪芹——《西游记》——孙悟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3题。(18分)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