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3
经济全球化概述┄┄┄┄┄┄┄┄┄┄┄┄┄┄┄┄┄┄┄┄4
1.1经济全球化含义┄┄┄┄┄┄┄┄┄┄┄┄┄┄┄┄┄┄┄┄4
1.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4
1.3经济全球化利与弊┄┄┄┄┄┄┄┄┄┄┄┄┄┄┄┄┄┄┄5
二.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金融风险的研究┄┄┄┄┄┄┄┄┄┄6
2.1金融风险产生与存在的原因 ┄┄┄┄┄┄┄┄┄┄┄┄┄┄6
2.2金融风险防范的研究对策┄┄┄┄┄┄┄┄┄┄┄┄┄┄┄6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体系下我国金融体制的风险防范研究思考┄┄7
3.1我国金融体制下的改革(尤其是银行)┄┄┄┄┄┄┄┄┄┄7
3.2我国金融体制在竞争中快速发展┄┄┄┄┄┄┄┄┄┄┄┄┄8
四.结束语┄┄┄┄┄┄┄┄┄┄┄┄┄┄┄┄┄┄┄┄┄┄┄┄9
五.参考文献┄┄┄┄┄┄┄┄┄┄┄┄┄┄┄┄┄┄┄┄┄┄┄9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发展趋势。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灵丹圣药,或者将其视为造成差距和不平衡的罪恶之源,都不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之举。应该说,资本的全球流动与生产的转移给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全球化并非像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组织极力倡导的那样,能为各国都带来持续的繁荣和福利增长;相当一部分发展中经济并未从全球化中得到相应的好处,反而承受了社会不稳定、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本文着重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下金融风险的防范研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做的。并且在全球化下完善中国经济金融体制的。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金融风险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1.1 经济全球化含义
理论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有2种①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认为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
我觉得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1.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封闭经济由于缺少外部资源、信息与竞争,而呈现出经济发展的静止状态。计划经济体制则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对称和激励不足问题,而导致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所以,不管是传统的封闭经济,还是起源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众所周知,商品与要素的价格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这种地区性差价的存在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而区位优势则为企业提供了进行全球性套利的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正是企业出于套利动机的这种全球性扩张,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企业的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负盈相关的。即:远距离控制成本低,企业的活动半径就大,从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就高;反之,则相反。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经济的诞生,使得这种成本大幅度下降,以致,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一家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来说,它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1.3经济全球化下的利与弊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利: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⑦ 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弊: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二、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金融风险的研究
2.1金融风险产生与存在的原因
金融风险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因素组成,由复杂原因造成的,是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所以说金融风险是一个系统。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给各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金融风险也是风险最大、危机最频繁、最敏感和最脆弱的经济领域。金融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空前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面对势不可挡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如何有效防范和消除金融危机,积极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金融风险产生与存在的原因: 1、金融全球化加快了资本的全球流动。 2、现代金融制度的内在缺陷。 3、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无所适从。 4、金融全球化使各国在金融领域的竞争更激烈。
2.2金融风险防范的研究对策
金融的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金融全球化必然要求各国金融活动的逐步自由化以及拆除阻碍资金跨国流动的藩篱,使得本来各自独立运行的各国国内金融,日益融合在全球金融的大潮之中。金融稳定问题是当今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各国共同关注的中心问题。金融稳定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体系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础与根本保证。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包含了货币币值的稳定以及银行体系的稳健。币值的稳定与一国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有关;银行体系的稳健则需要存在一个安全保障体系。金融市场的稳定主要指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在对金融市场本身的运作进行规范之外,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以及金融危机的各种恐慌性传播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 我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趋利避害,循序渐进,逐步参与全球化,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为有效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在新世纪,我们需要着手解决: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经济金融政策的协调,区域货币资金的流动,最优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全球网络化条件下银行的内控与外部监管机制的构建,金融危机的传导模式,短期资本流动机制,区域性金融安全网的构建等问题,此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2、有计划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3、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强金融业的创新力度。 4、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还金融业本来面目,真正建立起风险与权益对称的金融运作机制,使金融风险控制在较小范围。 5、加强国际合作。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体系下我国金融体制的风险防范研究思考
3.1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尤其是银行)
实现市场化,在经济全球化下,规避金融风险,使其危害降到最低。一是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继续完善已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边界,提高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履职能力,真正建成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切实推进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强化内部控制,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