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张卫宾
(青海民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各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并逐渐形成一条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为一体,功能强大、结构稳定的供应链.由于市场需求与商品价格均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供应链的运行往往要面临巨大风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是业内人士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围绕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为充分发挥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略尽绵力.
关键词 :期权;供应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82-02
期权是一种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这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期权买方的交易风险.作为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有效手段,期权交易得以广泛应用,然而,从具体应用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期权这一金融工具所蕴藏的内在价值并未得以充分发挥.为此,本文针对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作一论述,结合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对其中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供业内同行参考借鉴.
1 期权与供应链风险管理
1.1 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背景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促使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在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中,处在各环节的企业均具有明确分工.传统的独家包干制逐渐被淘汰,新时期的生产线由若干个企业组合而成,不可避免地造就了生产线上,所有企业经济效益一体化的格局.在这样一条供应链中,各企业能够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促使自身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避免了非必要的能源损耗.同时,这种模式的生产活动还能缩减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供应链的形成对企业而言并不是百利无害的.虽然这一类型的生产合作方式,能够促进产业链生产水平的提升,但这其中蕴藏的风险也是相当可观的,协调管理稍有不当,均可能导致供应链要面临巨大危机.
从现阶段国内外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供应风险是一个始终无法回避的话题.市场需求不确定、供应的不协调性等各方面因素,均有可能对很多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造成致命打击.举例来说,我国苏丹红事件虽然时隔已久,但当年情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苏丹红事件的发生,导致许多以苏丹红为添加剂的食品厂相继倒闭,并牵连诸多食品销售商,导致大量食品销售商被迫改行.通过该事件不难发现,供应链中联系紧密的企业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1.2 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长久以来,期权应用于供应链风险管理始终会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合理规范地设定合约价格.解决这一问题最普遍的方法是直接给定一个经验性的数值.该数值的给定并非无章可循,而是由资深从业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权衡利弊总结而成.而其他合约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金融专业的理论知识,设置相应的计算公式或构建计算模型,通过优化工具进行求解,最终求得相应数值.虽然,这两种方法均能有效解决合约价格的设定问题,但从实质上来看,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相同的弊端,就是彻底忽视了期权这一金融工具蕴藏的潜在价值.也就是说,上述两种计算方法并不能获得最理想的合约价格,根本无法为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提供任何帮助.同时,期权在供应链中使用时往往还会面临滞留商品如何处理的问题.在过去,滞留商品的处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将分销商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在此销售,另一种就是销售商按一定折扣价格返还给供货商,由供货商自行消化这部分商品.通常情况下,为确保供应渠道的稳定顺畅,减少非必要的损失,多数销售商会采取第二种方法处理滞留商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姑且不深究该处理方法的合理性,仅仅是滞销商品的价格问题就足以让销售商与供应商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2 期权应用于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2.1 供应链本身存在的潜在风险
众所周知,供应链本身蕴藏着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分布在供应链中的合约交易环节、生产组织环节、采购环节、物流运作生产换机额、信息传递环节等.在整条供应链的管理工作中,相较于代理人,委托人这一角色的地位优势并不明显.代理人可通过各类途径,获取大量不对称信息,从委托人合作方身上挖掘更多利益.同时,当供应商过分追求利益,盲目地想要获取更多利益,不惜利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方式降低成本,同样会给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埋下隐患.信息交互传递不到位,会影响合作双方沟通效果,或许会造成产品运营环节上出现礼节性的误差.而分销商与采购环节对供应链产生的风险更是不言而喻的,供应链的持续、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销商的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一个不合格的分销商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整条供应链的瓦解.
2.2 供应链期权合约中存在漏洞
期权合约是目前供应链风险乃至整个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中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不过,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运用期权合约时,常常会面临着大量阻碍,如上文中提到的合约价格设定问题.大多数业内人士在处理该问题时,通常会结合专业知识,构建优化模型,将合约价格转化成向生化参数并对其进行求解.在这一过程中,期权本身存在的价值被彻底忽略了.最终获得的结果即便不会对协调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但是这种方法显然无法为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任何帮助.从理论上来看,利用构建优化模型,计算期权合约价格是合理的,但这种方法的实施会导致期权合约本身存在漏洞,并不能绝对性地为供销双方提供利益保障.
3 期权应用于供应链风险管理中不足之处的完善建议
3.1 对期权合约进行合理定价
前文中提到,使用金融理论对期权合约进行定价并不是无章可循,只不过该操作的可行性存在诸多不足有待完善.本文在此提出完善方案,就是先假设产品的价格遵循几何布朗运动规律,然后通过风险中提到的风险中性定价理论,推算出合约的具体价格.同时,可尝试在分销商与供应商间,构建一个涵盖返还条款的复合期权合约供应模型,以便合作双方对期权合约进行合理定价.
3.2 提高滞销商品有效利用率
期权的应用使分销商与供货商之间的选择更为自由、灵活.在期权的辅助下,分销商在销售市场比较良好的情况向下获得获得更多库存,在市场比较萎靡的情况下,减少库存.考虑到产品类型的多样性,本文暂不考虑产品国企问题.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产品的保质期十分短暂,因此分销商务必要保持较强警惕.而期权在这一方面则可以为分销商带来许多帮助,使分销商能够结合市场行情,灵活把握好库存,针对库存紧张或商品滞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在期权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