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寒假作业(六)解析与答案
1.【解析】选C。A项中环境中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发生改变;B项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到达K值,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项鱼群的捕捞应在大于K/2时开始。K/2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两者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量最大,B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K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达到最大,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2.【解析】选C。 a和b是竞争关系,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在竞争中获胜。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不一定生存在像实验培养的条件下,可能食物和空间充裕,因此二者可以共存,b的数目也不一定多于a。
3.【解析】选B。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有机物先增加,后稳定。
4.【解析】选D。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下波动,即呈“S”型曲线。若在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回落,故选D。
5.【解析】选C。实验刚开始时,由于培养液中存在氧气,此时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基本没有产生酒精,因此A项是错误的;图中N点后酒精浓度还呈正增长,只是程度开始减弱,这是由于酒精浓度不断增加,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pH值发生改变而引起酵母菌代谢减弱的,因此B项是错误的,C项是正确的。D项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是K/2时,不在N点。
6.【解析】选B。A项中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一般为10%-20%,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可以提高废弃物中物质利用率;C项中能量循环再生这是明显错误;D项中这是人工生态系统,离开了人的管理,此生态系统会被淘汰的。
7.【解析】选C。类群丙是初级消费者,是植食动物,其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8.【解析】选A。生物防治比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明显的优越性。抗虫棉也会使棉铃虫产生抗性,用性引诱剂作为化学信息诱杀雄性个体,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用DDT杀虫会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危害营养级更高的其他动物。
9.【解析】选AB。由图可知,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l为初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Wl=Al+Bl+Cl+D1;Dl=A2+B2+C2+D2,因此B项是正确的;由于呼吸作用消耗部分能量,所以Wl>D1+D2。
10.【解析】选ABD。上述图中D是分解者,不会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C项是错误的。根据能量流动的原理,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因此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一定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项是正确的;B项生物圈物质是循环的,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11.【解析】单细胞藻为水蚤提供的能量,即水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