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风拙 上传于:2024-05-28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北京卷) 一、选择题 1.“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 C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可以看出,孟子的王道就是 “保民而王”,强调通过道德感化,实现仁政。故C正确; 甲骨文中的“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强调的是武力,与孟子主张的道德感化不一致,A排除; 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与题意不符,B排除;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的,与题意不符,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