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第一单元检测.docx

201阅读 | 6收藏 | 1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2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3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4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5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6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7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8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9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0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1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2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3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4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5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6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7页
第一单元检测.docx第1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谁有艳骨风月尽覆 上传于:2024-07-17
第一单元检测 (考试时间:45 总分: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分)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标准答案】 B 【解析】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end】 2、(2分)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想制什么物质就可以制什么物质 C、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标准答案】 B 【解析】 化学研究物质,可以研究已经存在的物质,还可以研究和制造不存在的物质,故A正确;化学并不是想制什么就可以制什么,故B错误;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制造新材料,正确利用化学知识可以保护环境,故C、D正确。 【end】 3、(2分)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樟脑球升华 B、铁栅栏生锈 C、活性炭除臭 D、霓虹灯闪烁 【标准答案】 B 【解析】 樟脑球升华、活性炭除臭、霓虹灯闪烁这三种变化都是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均属于物理变化。 【end】 4、(2分)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前,小明有以下认识: ①化学变化需要很长时间; ②化学变化只是在燃烧时发生; ③化学变化能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物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发光和发热的现象。 你认为小明的认识正确的是( ) A、② B、③ C、①③ D、②④ 【标准答案】 B 【解析】 ①有的化学变化能很快完成,不需要很长时间,②化学变化不只是在燃烧时发生,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③化学变化能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物质,如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镁,而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正确;④物理变化也可以有发光和发热的现象,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end】 5、(2分)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 ) A、上实验课前,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B、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 C、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D、实验后,可以把剩余药品随意拿出实验室 【标准答案】 D 【解析】 实验后,对化学实验中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D错误。 【end】 6、(2分)制造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得到的是( ) A、青铜剑 B、大理石雕塑 C、合成橡胶轮胎 D、高强度降落伞 【标准答案】 B 【解析】 青铜、合成橡胶、降落伞的材料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大理石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材料,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得到。 【end】 7、(2分)生活与能源息息相关。下列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 ) A、利用煤燃烧发电 B、我国古代使用木材烧制陶瓷 C、利用炸药爆破拆除危楼 D、利用水力发电 【标准答案】 D 【解析】 煤燃烧、陶瓷烧制、炸药爆炸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力发电是能量发生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end】 8、(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当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 D、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标准答案】 D 【解析】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受热蒸发是物理变化,A错误;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白炽灯通电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B错误;当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伸入液体中吸取,B错误。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不一定是生成新物质,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C错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正确。 【end】 9、(2分)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伐薪烧炭南山中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堂金作马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标准答案】 C 【解析】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伐薪烧炭南山中”描述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描述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⑥“白玉为堂金作马”描述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end】 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烧杯时,不需要垫石棉网 B、为了方便,可以用手直接取用药品 C、为了防止液体外溅,胶头滴管要伸入试管内滴加药品 D、如果没有说明实验中药品的用量,一般要取最少量 【标准答案】 D 【解析】 加热烧杯时,其底部应垫石棉网,使其均匀受热,故A错误。在使用药品时为保证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故B错误。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把滴管伸入试管内,故C错误。如果没有说明实验中药品的用量,一般要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故D正确。 【end】 11、(2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标准答案】 A 【解析】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A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伸入液体中吸取,B错误。两人合作滴加液体容易使胶头滴管接触试管壁而造成药品污染,C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手应按在试管夹的长柄处,D错误。 【end】 12、(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C、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标准答案】 C 【解析】 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但没有化学,也会产生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等,故A错误。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合理使用,但不能禁止使用,故B错误。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故C正确。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但化工生产不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故D错误。 【end】 13、(2分)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小刀切一块蜡烛,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说明蜡烛密度比水小 B、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并且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标准答案】 C 【解析】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被点燃。 【end】 14、(2分)化学科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研制新材料提供了保证 B、我国歼20飞机、神舟飞船和航空母舰等装备的研制与化学科学无关 C、化学工业是把双刃剑,在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D、开发利用氢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标准答案】 B 【解析】 歼20飞机、神舟飞船和航空母舰等装备的研制中所涉及的材料等与化学科学有关。 【end】 二、填空题(共40分) 15、(5分)(5分)请写出以下物质的颜色。 【end】 16、(3分)(3分)观察、猜想、假设、实验等收集证据的方法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 观察是用感官或借助仪器去获得信息的过程; 猜想是没有事实根据、不知真假的主观猜测,可能会出错,可不去证明,也可能无法证明; 假设是对客观事物的假定性说明,假设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能够被检验,不是对的,就是错的。 下面的5个陈述,哪个陈述是观察?( )(填代号,下同);哪个陈述是猜想?( );哪个陈述是假设?( )。 A、铁制品不做任何处理,在干燥的室内,应该不会生锈 B、通过探究稀硫酸与锌、铁的反应速率,发现相同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时,锌反应的速率比铁快 C、如果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那么该气体很有可能是二氧化碳 D、在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有细心的同学感觉到试管外壁发热 E、通过分析实验结果,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合用于制取氢气 【标准答案】 D;A;C 【解析】 铁制品不做任何处理,在干燥的室内,应该不会生锈, A属于猜想;通过探究稀硫酸与锌、铁的反应速率,发现相同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时,锌反应的速率比铁快,B属于实验;如果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那么该气体很有可能是二氧化碳,C属于假设;在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有细心的同学感觉到试管外壁发热,D属于观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合用于制取氢气,E属于实验。 【end】 17、(8分)(8分)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end】 18、(14分)(14分)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化学及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end】 19、(10分)(10分)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end】 (3分)(1)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 )(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其操作与化学中取( )操作相似,看到水瓶中有热气冒出,这是水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标准答案】 倒放;液体药品;物理变化 【解析】 水瓶的软木塞相当于试剂瓶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其操作与液体药品的取用相同;水瓶中冒出的热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水雾,发生的是物质状态的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end】 (2分)(2)厨房里的色拉油用( )(填“细”或“广”,下同)口瓶盛装,食盐用( )口瓶盛装,与实验室贮存药品相似。 【标准答案】 细;广 【解析】 色拉油属于液体,要储存在细口瓶中;食盐要储存在广口瓶中,这与实验室贮存液体药品和固体药品的方法相似。 【end】 (3分)(3)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地处理。比如:不慎打翻酒精灯着火,应该( )。 【标准答案】 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 【解析】 酒精灯在使用时不慎打翻着火,应该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 【end】 (2分)(4)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学会正确的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带回家玩 C、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中 D、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 【标准答案】 C 【解析】 对于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带走,也不能随意乱放,更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在实验室指定的容器中。 【end】 (4分)(1)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 )的科学。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标准答案】 变化规律;是否生成新物质 【解析】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end】 (10分)(2)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 ),块状药品可用( )取用。往试管里放入固体粉末时,可使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 )小心送入试管( ),然后使试管竖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 【标准答案】 药匙;镊子;横放;纸槽;底部 【解析】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取用。往试管里放入固体粉末时,可使试管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 【end】 (1分)(1)( ); 【标准答案】 打碎试管底部 【解析】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竖直放置可能会打碎试管底部; 【end】 (1分)(2)( ); 【标准答案】 试管炸裂 【解析】 加热硫酸铜晶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可能使试管炸裂; 【end】 (1分)(3)( ); 【标准答案】 试剂被稀释 【解析】 滴管清洗后放回滴瓶会稀释试剂; 【end】 (1分)(4)( ); 【标准答案】 量取水的体积不准确 【解析】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10 mL的水误差较大; 【end】 (1分)(5)( ); 【标准答案】 引起火灾 【解析】 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会引起火灾; 【end】 (1分)(6)( ); 【标准答案】 腐蚀下水管道或污染水土等 【解析】 废液倒入水池会腐蚀下水管道或污染水土; 【end】 (1分)(7)( ); 【标准答案】 腐蚀标签 【解析】 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