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二年级上册1.3《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doc

126阅读 | 5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二年级上册1.3《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doc第1页
二年级上册1.3《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doc第2页
二年级上册1.3《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doc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我们的节假日 课题 欢欢喜喜庆国庆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分析 本课分为两个话题:新中国的生日,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开学不久即是全国人民迎接国庆的日子,本课通过对祖国妈妈生日的介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日,即1949年10月1日。以后,每年10月1日均为国庆纪念日,在这个节日里都为祖国庆祝生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进而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二年级学生年纪小,阅历浅,对于他们而言,国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国家的全称,不知道国庆节是哪一天,因此他们对国庆节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全面的。 从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二年级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庆节活动,但他们在生活中还是能够感受到节日气氛的,比如,在国庆节,学校放假,孩子们可以回家去过节。街上布置的花坛、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等。有条件的农村家庭,父母还会带孩子去城里参观游玩。再有孩子们通过翻看日历,看电视节目中的庆祝画面等途径,也能够感受到一些国庆节的信息。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活动入手,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通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