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下面是关于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
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
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
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 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
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 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 注意
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 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
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
胆小、谦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 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
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
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1995 年辽宁省中小
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 609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
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 7036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9 小
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 在如此重压
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
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睦攻,失眠,头热,脚
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邦,烦踩,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
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 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一一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
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
雪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他们或者
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会 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 要么就在课
鸽上打睹睡; 或者干用逃学、旷课,到处游玩。 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
家长的支持,干脆轰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
理承受能力较差, 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 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
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 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 获得困难时的支持
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党交往,就会使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癌而无法宣泄
和排除, 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 在这
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
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
体中的位置已改变, 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 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
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
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 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 过强
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
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
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
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
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
焦虑感。
(五) 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
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
正确地面对失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
们百般呵护其至沁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休,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
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悍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
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铝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
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 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拢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和史
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 前者是
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 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
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朋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
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
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 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