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目标】
1、梳理古代东西方生产工具发展历程。
2、对照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认识生产工具决定劳作方式。理解生产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
3、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难点: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新课讲授】
导入
在世界古代史上,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不少生产工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较为稳定。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典型的劳作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被称为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工具(主要标志)劳动者(决定性作用)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又称生产工具,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是反映生产力性质的标志。
劳作方式:泛指劳动方式,包含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又包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讲授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原始农业: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