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理解、积累“责罚、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2)指导学生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对“我”的深厚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对“我”的关爱。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准确理解母亲的形象。
(2)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事件,体会人物品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树立孝的思想。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饱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去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学生熟悉课文
1.速读课文。
2.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出示的字词注音和解释。
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仁爱、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 14 岁到上海求学, 1910 年赴美留学, 1917 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 7 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 23 岁守寡,一直守了 23 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 23 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1918 年 11 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
(1)思考:
①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②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2)明确:
①第一件:督促学习,叫我早起,“催”我去上学;第二件:严格管教,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第三件: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第五件: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②提示母亲品性的语句有:“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三、板书设计
2 我的母亲
胡适
第一件:叫我早起, “催”我去上学。
第二件: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第三件:在除夕之夜应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第五件:人格上受到侮辱,怎样对待。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1.注音并解释:
穈( ) 嬉( ) 文绉绉( ) 佃户( )
轻薄( ) 质问( ) 面红耳赤( ) 侮辱( )
2.文意填空:根据你的理解,完成“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练习。
二、讲授新课
1.回顾:
(1)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明确:……(前课时教案)“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填空:母亲是一个对我管教甚细而严格的人;母亲是一个善良仁慈、温和又很有刚气的人。
2.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胡适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到了什么?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