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县开展创建“七型党组织”探索农村党建新路子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滦县着眼于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和当前基层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农村党组织实际,探索开展了“七型党组织”(学习型、服务型、经济型、生态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政型)创建活动,突出了党支部主体作用,激发了党员队伍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农村党建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七型党组织”主要内容
1、学习型党组织。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注重刚性化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实现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以学党章、学系列讲话为主要内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积极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开展自学,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能力。规范使用《党支部工作手册》、《党员学习手册》,客观记录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提升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水平。
2、服务型党组织。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村级活动场所投入力度,完善党员活动室及便民服务站等基础设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实现村干部坐班常态化。开展农村共产党员户挂牌、党员佩戴党徽活动,增强党员宗旨意识。落实“双定一诺”、大学生村官事务帮办、党员与困难群众“一联一、一联多”等机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3、经济型党组织。管好现有集体经济,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谋划符合本地特点的产业发展思路,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支柱产业。采取以资源引资金、以产权引客商等办法,推行“四荒地”开发型、承包地流转型等10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深入开展“能人领富”、“党员带富”、“党群共富”等工程,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组建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生态型党组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以“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为目标,着力改变村庄脏乱差面貌,推进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等工程;倡导低碳生活,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广泛使用太阳能等绿色新能源,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宜居环境,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5、和谐型党组织。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在重大事项决策和群众关心的事情上,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一行两监督”操作规程》,提升决策水平;扎实做好低保、危房改造等民生事业,提高群众满意度;定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治安防范和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化解及时,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稳定。
6、创新型党组织。将创新精神融入到工作全过程,突破思维定势,破解工作困境,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村富民、党建活动上集才集智,求实求新。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晋档升级。精细化管好村级档案,及时留存和建好“两学一做”“会议记录”“村两委”干部等档案材料,做到分类归档、整齐规范、美观实用。
7、廉政型党组织。把党风廉政建设真正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自律自醒自重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坚持公平公开公正,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群众满意。以公平公开促公正,大力推行村务、财务、党务“三位一体”公开模式,充分发挥理财监督小组作用,加大公开和监督力度,使村级财务管理规范透明。
(二)创建方法
创建“七型党组织”由镇(街道)党委负责组织实施,采取支部自评、党委审核、公开挂牌等方法进行,每年底评定一次。
1、支部自评。由农村党组织对照“七型党组织”内容标准,进行自评,报镇(街道)党委审核。
2、党委审核。各镇(街道)党委对农村党组织上报的自评情况进行审核,对照“七型党组织”标准和党委平常掌握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审核确定类型。
3、公开挂牌。各镇(街道)党委将评定结果通过党务公开栏、党建网站、远教平台等途径进行公示,对农村党组织进行挂牌管理。
4、结果运用。被评定为三型(含三型)以下的党组织为“不合格”党组织,镇(街道)党委帮助其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进行治理整顿。四到六型(含六型)党组织为“合格”党组织,镇(街道)党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升级目标,实现提档升级。七型党组织为“优秀”党组织,镇(街道)党委巩固提高工作水平,发掘更多亮点经验和工作特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取得成效
通过创建“七型党组织”,使农村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党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服务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学习型党组织让党员素质“提高了”。坚持把“做合格党员”的标准与规范组织生活相结合,把学习教育纳入村级党组织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范畴,经常性开展党性教育、法律法规常识等方面的培训。今年组织19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省“万人示范培训”,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县委对所有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全部进行了培训。同时,鼓励农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先后组织150多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电大专科学历进修学习。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村级党组织书记为基层党员上党课510多场次,收到了很好效果。经基层培养推荐,全县共确定农村后备干部896名,其中党员455名,有132名后备干部人参与村务,46人进入“两委”班子,2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县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服务型党组织让党群关系“密切了”。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党员活动日和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认真开展蹲点调研、扶贫帮困、“党员志愿服务耀滦州”等服务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党员志愿者,认真践行“四讲四有”要求,开展了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县130多名镇(街道)班子成员分别入驻所包村,为群众办实事663件,解决农村发展难题244起,累计协调解决群众关注的事项1026件。在农村推行了以书记带干部、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帮群众致富、帮群众办事为主要内容的“三带双帮”活动,全县参加“三带双帮”活动的农村党员干部达1.5万多名,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经济型党组织让百姓腰包“鼓起了”。坚持在发展的前沿、项目建设一线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县506个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中,有致富带头人196人。滦州镇南高各庄村支持鼓励村民发展草莓种植业,种植草莓435亩,集体增收140万元。榛子镇八里王官营村党支部做足做好“土地流转”大文章,先后流转土地380多亩,引进了投资1000万元奶牛养殖场、投资500万元文福养殖合作社、投资3亿元浩华养殖合作社等多个项目,增加农民就业80多人,每年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
(四)生态型党组织让乡村环境“美丽了”。 按照“党组织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农村先进文化为引领,着力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县用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达3.6亿元,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150个。滦州镇花果庄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可以触摸的乡愁”为核心,依托浓郁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大力发展集“忆乡愁、品民俗、体验农事、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业,建设了展陈面积达800平方米的民俗博物馆,成为唐山地区规模最大的民俗博物馆,已接待30多个市县区参观人员及游客156批、5800多人,成为京津秦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使村庄发展有底蕴、有内涵、有品位、有特色。
(五)和谐型党组织让农民群众“幸福了”。注重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开展“公开承诺”、“挂牌示范”等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营造了美满和谐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邻里节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广大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扎实做好低保审核、危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