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究
在学前教育中,美术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孩子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与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教师在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中,应当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优化教学技巧与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存在着有效性低下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影响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还是以教师的讲解示范、幼儿临摹为主要,简化了教学的过程,没有给予孩子们自主想象与表达的空间,尤其是没有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平台鼓励孩子们自主表达,制约了幼儿想象力与审美能力的发展。
2. 教学内容狭隘枯燥
许多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以油画棒、水彩笔为主进行绘画教学,忽略或刻意减少其他方式的教学,如纸工涉及剪刀的危险性,泥工容易弄脏环境等。即使在水彩或水粉画教学中,也是简单地采取勾线后大面积涂色的教学方式,看似效果较好,实际上制约了孩子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发展。
3. 作品缺乏生机活力
在幼儿园孩子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天空白云朵朵、房子旁边有小树、孩子们与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