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热点素材
当地时间11月17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团结合作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建立领导人定期会议机制以来,始终走在全球开放发展的前沿,有力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经济技术发展、物资人员流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作为全球增长引擎,亚太肩负更大的时代责任。作为亚太地区领导人,我们都要深入思考,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亚太带到本世纪中叶?如何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亚太经合组织作用?
习近平强调,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要更加积极地推动科技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加速数字化转型,缩小数字鸿沟,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提出亚太经合组织数字乡村建设、企业数字身份、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等倡议,更好为亚太发展赋能。
第二,坚持开放导向。要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支持并加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要坚定不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厚植亚太增长的绿色底色。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们提出亚太经合组织绿色农业、可持续城市、能源低碳转型、海洋污染防治等合作倡议,推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亚太。
第四,坚持普惠共享。要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共同解决全球发展赤字。欢迎各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让各国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中国将继续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
习近平强调,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亚太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共同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3/1119/c458228-40121330.html
教材衔接
(一)经济与社会
1、重点考向
(1)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2)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情境探究
1.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团结合作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第一,坚持创新驱动;第二,坚持开放导向;第三,坚持绿色发展;第四,坚持普惠共享。习近平强调,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亚太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共同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结合材料,说明习主席讲话内容所体现的新发展理念。
(二)哲学与文化
1、重点考向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
情境探究
2.2022年11月18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讲话指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启示就是相互尊重、团结合作,遇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开放包容,建设共同富裕的亚太。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亚太。坚持命运与共,建设守望相助的亚太。我们要以战略和长远眼光看待亚太合作,维护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维护亚太合作正确方向。
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需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服务业合作等目标的实现,也需考虑到各国的国情。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如何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1、重点考向
(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多边主义,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坚持对话协商,建设和平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安全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繁荣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4)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有利于提高地区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应加速数字化转型,缩小数字鸿沟,不断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5)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将继续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
情境探究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节选)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四点建议:第一,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第二,坚持开放包容,建设共同富裕的亚太。第三,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亚太。第四,坚持命运与共,守望相助的亚太。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分析亚太各国如何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四)逻辑与思维
1、重点考向
(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要求用全面、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情境探究
4.近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做了重要发言。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坚持开放包容,建设共同富裕的亚太”“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亚太”“坚持命运与共,建设守望相助的亚太”,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关于亚太未来发展与合作的重大主张,为亚太经合组织树立起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再创区域合作新辉煌的行动路标。
☆从2013年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到2014年倡导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再到2019年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从2021年阐述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四项重点工作,到此次会议提出建设关于亚太未来发展与合作重大主张,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旗帜,引领亚太合作方向。
☆“遇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早日建成高水平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加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维护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一项项理念主张直面区域合作、全球发展的现实挑战,切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的症结所在,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发强烈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重要发言对于推动亚太合作与发展的指导价值。
技法突破
(一)易混易错突破
5.亚太经合组织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
6.中国的领导权威得到亚太各方的广泛认可。( )
7.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其作用突出。( )
8.亚太经合组织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合作的重要平台。( )
9.中国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事务的中心。( )
10.亚太经合组织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全球经济治理新平台。( )
(二)主观题突破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7月1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呼声更加强烈。我们去年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2040年愿景,提出了亚太共同体目标。亚太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亚太各成员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对此,国际媒体高度关注,并认可中国强调的要通过合作来抗击疫情,共创共享亚太繁荣美好的理念。
疫情再次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各国休戚相关、命运与共。我们必须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
我们要拆墙而不要筑墙,要开放而不要隔绝,要融合而不要脱钩,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全球数字经济是开放和紧密相连的整体,合作共赢是唯一正道,封闭排他、对立分裂只会走进死胡同。
结合材料并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习近平提出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学以致用
12.要拆墙而不要筑墙,要开放而不要隔绝,要融合而不要脱钩,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亚太和世界经济“症结”所在,在2021年7月16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推动经济复苏的一揽子中国方案。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人们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来建立新的联系
③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事物
④整体由部分构成,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引用了毛利谚语:“成功从不是凭借个人,而是依靠集体。”中方愿同亚太各成员一道,积极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成功要依靠集体( )
①表明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联系
②看到了整体的统率作用
③表明部分离不开整体
④认为整体能替代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3年是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会议召开30周年。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下表是部分讲话内容( )
年份
讲话内容摘要
2013年
我们要携手建设开放型经济和区域合作框架,以开放包容精神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
2018年
我们应该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2022年
我们要发扬大家庭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合组织承认多样性,强调开放性
②亚太经合组织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③中国主张能引导亚太合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④中国的领导权威得到亚太各方的广泛认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2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举行。习近平主席提出三个“坚持”:“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坚持普惠包容,实现互利共赢”“要坚持开放区域合作,共促亚太繁荣”。“开放”“包容”“多边主义”,中国理念中的这些关键词,得到与会者广泛认同。这说明( )
A.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B.中国发挥在亚太地区的领导作用,促进亚太和平与发展
C.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其作用突出
D.亚太经合组织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合作的重要平台
16.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商讨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支持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区域经济一体化、企业社会责任、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议题。可见中国的做法有利于( )
①促进亚太地区各国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②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③中国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事务的中心
④维护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22年11月18日至19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以“开放、联通、平衡”为主题,聚焦亚太和世界经济平衡、包容和可持续增长,促进贸易投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反映了各方克服困难、续写辉煌的共同心愿。亚太经合组织( )
①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全球经济治理新平台
②致力于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
③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④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该组织的最高级别的会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2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方提出乡村振兴、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包容性贸易投资等倡议,让发展和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助力亚太各方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赢得广泛赞誉。由此可见( )
①中方致力于推动亚太各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统一
②中方坚定地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③中方为推动亚太各方联动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
④中方把亚太各方共同利益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亚太奇迹”是靠大家携手奋斗、爬坡过坎创造的。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历史反复证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这表明( )
①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④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2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构。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亚太经合组织正是成立于这一背景之下。自1989年成立以来,该组织为推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合材料,从“多极化趋势”角度分析,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为什么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7月1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呼声更加强烈。我们去年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2040年愿景,提出了亚太共同体目标。亚太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亚太各成员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对此,国际媒体高度关注,并认可中国强调的要通过合作来抗击疫情,共创共享亚太繁荣美好的理念。
疫情再次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各国休戚相关、命运与共。我们必须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
我们要拆墙而不要筑墙,要开放而不要隔绝,要融合而不要脱钩,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全球数字经济是开放和紧密相连的整体,合作共赢是唯一正道,封闭排他、对立分裂只会走进死胡同。
结合材料并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习近平提出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1.①我们要牢固树立的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②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开放发展理念。③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体现了共享经济发展理念。
【分析】背景素材: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
考点考查:新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习主席讲话内容所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本题应调用新发展理念的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第一,坚持创新驱动;第二,坚持开放导向;第三,坚持绿色发展;第四,坚持普惠共享→可联系我们要牢固树立的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关键词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可联系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开放发展理念。
关键词③: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亚太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共同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可联系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体现了共享经济发展理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好重点,着力把握主要矛盾。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服务业合作等目标并非易事,要考虑到各国的国情。相互尊重、团结合作,遇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寻求最大公约数。这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分析】背景素材: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考点考查: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从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需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可联系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好重点,着力把握主要矛盾。
关键词②:团结合作,遇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服务业合作等目标的实现,也需考虑到各国的国情→可联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3.①顺应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亚太各国在多领域达成共识寻求共同利益。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以对话解决冲突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④深化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命运与共。
【分析】背景素材: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是“世界多极化”,需要依据理论逻辑(知识)和事实逻辑(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可联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键词②:坚持开放包容,建设共同富裕的亚太→可联系共同利益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③:坚持命运与共,守望相助的亚太→可联系构建共同体,命运与共。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4.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亚太地区各个国家要坚持命运与共、守望相助,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才能再创区域合作的新辉煌。
②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