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浅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单位: 济南聚贤学校
年级专业: 2012级 教育学
学生姓名: 吕珊珊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 2014 年 3月 20 日
论文内容提要: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关键词:教学;语言;艺术
目 录
摘 要…… …………………………………… ………………………………………ⅰ
目 录……………………………………………………………………………………ⅱ
前 言……………………………………………………………………………………1
第1章 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2
第2章 如何使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 …………………………… ……………5
第3章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意义…………………………………………………7
结 论……………………………………………… … …………………………… 9
致 谢……………………………………………… ……………………………… 10
参考文献…………………………………………… …………………………………11
前言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自己的“内部语言”迅速且准确地转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外部语言”,就会“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样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和教学目标。如果教师不善言辞,讲起课来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即使是学识渊博,也很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掌握适当的语言艺术,可以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教学语言则是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以口语为主,多种语言形式互相配合,综合运用的语言系统。如何使用好教学语言,则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正确有效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与环境保持平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审美经验的语言机能活动。教学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它的主要特点是:
教学语言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决定的。
首先,教学语言要规范化。教学语言要合乎语法规则,用词要准确,不可滥用语言,不可含混不清、模棱两口。教师绝不能将错误的东西传授给学生,绝不能似是而非。其次,教学语言要有系统性、逻辑性。要围绕教学任务,紧扣教学主题,抓住教学重点,有纲有目、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再次,教学语言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要注意简洁、凝练,做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如鲁迅所说“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教学语言具有强烈的教育性
教学语言是教育性很强的语言。
教育的目的、任务也要求教学语言具有高效的教育性。教育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教学语言在计划安排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时,都应受控于教育目标,使教学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每一个语言信息都带有鲜明的教育性。它不仅富有哲理性,给人以知识、智慧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更是语言美的典范,它讲究谦虚、文雅,绝没有粗话、脏话,更没有强词夺理、恶语伤人的痕迹。对教师来说,语言的本身既是“言传”,又是“身教”,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感染和熏陶着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具有专业的知识性
从教学内容看,教学语言具有专业的知识性。教材内容的专业性决定教学语言带有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性。讲授特定的专用名词、术语、定义、定律等知识,务必准确、精当,需要字斟句酌。教学语言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相统一,才能便于学生接受各门专业知识,训练各项专门能力.理科教师的语言带有更多的理性色彩,而文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由于教材内容丰富,古今中外的各种风土人情和科学文化知识囊括其中,要求教师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各种语体,同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传授能力。
教学语言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和劳动效率。
教学作为“双边活动”,必须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也参与到所讲内容上来。教学语言以最大限度去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意境,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教师讲了什么不重要,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师语言的启发诱导,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照亮”。因此, 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含蓄、耐入寻味,发人深省,造成“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气势,使教学达到愤与悱、启与发的最佳境界。
现代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无论是教师讲授或组织讨论,还是指导练习,教学浯言都要求有启发性。应根据教学实际,交错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语言具有灵活性,不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美化学生心灵。但是,启发性的语言不能错误的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的语言应富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由此及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教学语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从教学对象看,教学语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教学对象不同,教学语言应有变化。教学对象的差异,要求教师使用的语言必须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予以精选,把课堂教学语言定在学生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从而去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课堂语言一定要看教学对象。如不看对象,教师语言过深, 超出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会使学生如坠烟雾,盲无所知; 如果教师语言肤浅会使学生了无兴趣,感到味同嚼蜡;如果讲课语言繁琐,不得要领,会使学生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年段低的学生,对形象生动的语言易于接受,教学语言应当具体、明朗、亲切。年段高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发展,追求对事物的理性把握,教学浯言应当深刻隽永、多变、具有哲理性。
学生年龄段不同,心理状态及思维能力也各不相同,对语言的接受能力也就不同。如果脱离学生实际,信口开河,这样的教学语言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也就谈不上教学语言的艺术。
第2章 如何使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
教学语言的艺术的个性特征表明了它与一般语言的区别, 教学语言艺术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料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意义非同寻常。能说话并不等于能把话说好。俗语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要真正把话说明白,说得体,说精彩,这里面大有学问。而教学语言又不同于一般的说话,如何才能使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呢?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探讨:
要使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趣味性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语言充满趣味性,富有感染力。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富有趣味性呢?首先,用词要精选妙用。语言的趣味性不是靠堆砌辞藻、玩弄语汇游戏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在用词、选词上多下工夫。往往一个很平常的词由于运用巧妙而格外生动传神。可见,一个词,一个成语本身难说有没有趣味性,只有当这些语言建筑材料被十分巧妙的安置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时,才会变成生动传神,饶有风趣的语言。其次,表达上要灵活艺术。即会运用清新活泼的口语, 选取鲜明生动的事例,采设新颖有趣的比喻等。把话说的新鲜,灵活,艺术格言、警句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感染力强, 恰当运用,能使语言顿生光彩.运用它们,既要会引用,又要活用,更要会创造出适合、自己用的格言警句式的句子来。
教师只有巧妙驾驭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才能使学生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另外,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内在的差别。含蓄、温故知新式的幽默固然能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粗俗、哗众取宠式的幽默或挖苦式的“趣语”也会弄巧成拙,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样,“喧宾夺主”式的过多打趣也会因影响了知识的传授而引起学生反感。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一个“度”。
要使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情感性
教师的语言必须富有情感。情是语言的本质,又是语言的先导。教师说话时的情感情绪因素是教学语言的生命,若抽去这一因素,语言就犹如干巴巴的躯壳。如果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全神贯注于所讲的内容中,讲起来词恳情切,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这种精神状态本身就会自然的产生一种诱人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听课的兴致。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帅讲的出神入化时,是效果最好的时候,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登上讲台,就必须有饱满的热情。应当让学生从你说话的语调,神态、表情和目光中感受到:你对于你正在讲的一切是多么感兴趣,多么热情,而且是非常的熟悉和了解;你是多么认真、恳切地跟他们讲解这一切,你非常喜欢和珍视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
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要求教师必须把情感融会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中。 教师对教学内容具有怎样的特征,应有极为深刻的感受和确切的认识,然后通过体验或想象, 把内心的情感融边相应的教学内容中,使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
教学语言必须情感充沛,但不是说滥发感情。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语言,能自我意识到自己语言信息的输出,准确控制自己语言信息发出的内容和形式,及时、合理的调整自己的语严速度、节奏和韵味等,保证课堂语言的逻辑严密,简练准确的表情达意。同时还要提高自我监听能力,随时纠正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如果教师眼中没有了学生,那他绝对不会是个称职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第一位的。对学生椎心置腹,可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真心诚意为他们好。如果学生从心里认可了老师,哪怕有时老师言辞激烈一点,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切不可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态,语气中有轻视、嘲笑学生的味道。
(三)要使教学语言具有韵律感
教学过程中的四十五分中内,不讲求教学艺术,教师平均用力,平均分配教学阶段,平均安排教学内容的所需时间, 必然会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学生对学习索然无趣,久而久之,也会造成学习的惰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精力与注意力的分配分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