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湖北省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复习心得:此题重复测试。
2、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C)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
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复习心得:此题重复测试。
3、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A)
A、领会
B、实践
C、知识经验
D、技能
4、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来教育孩子,这是利用儿童的恐惧(C)
A本能
B、怕生
C、预测
D、经验
5、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
A、理解
B、机械
C、内隐
D、无意
6、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D)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复习心得:此题重复测试。
8、体现了纵向迁移的具体实例是(B)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A)
A、品德
B、道德
C、个性
D、人格
1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B)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采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12、一般而言,个体把学习成败归因于(A)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复习心得:此题几乎是重复测试。
13、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D)
A、权威者
B、告状者
C、指导者
D、协商者
14、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称作(A)
A、适应性能力
B、社会能力
C、人际能力
D、一般能力
15、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A)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16、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B)大领域 {p.266}
A、知、情、意
B、认知、情感、动作
C、知、情、个性
D、知、情、人格
17、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B)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非特殊迁移
18、当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这种现象叫(B)
A、反应定势
B、功能固着
C、动力定型
D、习惯
19、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认
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C)
A、课堂管理影响了教学
B、教学影响了课堂管理
C、两者相互发生了影响
D、两者基本上不发生作用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 2分)
1、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应。
错,正负强化都是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
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然后亲自实践这种方式而获得新的行为过程。
错。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并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方式。
3、自我提高内趋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错。认知内趋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4、与别人一起活动总是能够提高行为效率。
不一定。有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几种情况。
5、加涅将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视作情感。
错。加涅将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视作态度。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力量。
3、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是指在学习新材料之前给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材料相关联。
4、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由弗拉维尔提出,对认知的认知,即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意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试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进行教育。(见P41-42)
要点提示: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引起的一种态度体验。大学生情感有鲜明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学生情绪兴奋性高,感染性强,第二,大学生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第三,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第四,大学生情绪的文饰性,第五,社会性情感占大学生情感内容的主导地位。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何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要点提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启示:及时复习。
3、教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要点提示:教师要确立 “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论述题(20分)
评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要点提示:(见P64)班杜拉摈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辨证和完善的三方互动决定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内在特征、行为和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行为、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为了具体说明人的思想和行为怎样受环境影响,他区分了两种学习,即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亲历学习是指通过反应结果获得的学习。启示:对德育工作,尤其是对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注意榜样人物及其行为后果;要恰当的运用强化理论,注意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
07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学习材料和原有知识的关系)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答案 A。考察知识点 Ausuel的学习分类。 pp.56-57
扩充题
1*: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划分依据是什么?答案:学习进行的方式,即机械接受还是主动发现。
复习感受:考题和教材中要点不能直接对上。
B和 C肯定不对,因为 B和 C牵涉的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据教材,学习分类和学习目的无直接联系,因此 D也排除。故 A。
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答案 D。考察知识点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属于情感领域。题目中的 “躲避”对应的是情感。书上的根据是 ”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样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题目中的 “躲避”情况类似。复习感受:教材上对各类结果的分析不够清晰,有的甚至连举例都没有。建议关注关键词 “认知”“动作技能”“情感”。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
A。考察知识点是学习迁移的分类。 pp97-99
按照迁移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负迁移是已有的知识阻碍新知识的学习,正迁移是促进新知识学习。按照迁移影响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正向是新的影响老的。负向是老的影响新的。按照迁移的层次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同层次影响是横向,纵向则牵涉不同层次。另外还有所谓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之分。题目中的 “举一反三”,一和三属于同层次, “触类旁通 ”,类表明在同一层次上。因此,属于水平迁移。复习感受: “水平迁移 ”教材上没这个说法,对应的是 “横向迁移 ”。另外,请注意 “举一反三 ”和“触类旁通”都属于正迁移。(p.98)
4、在学习较复杂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时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A。考察知识点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pp.81-83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过强或过弱的动机都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pp.82-83)但是,Yerkes& Dodson1998的研究表明,最佳的动机强度与作业难度有关。简单-高强度。适中 -中等强度。难 -低强度。因此,答案应该是A。
复习感受:教材似乎相互矛盾。比如,若YerkesDodson定律的研究成果成立的话,所谓 “一般而言”意义何在?
5、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答案 B。考察知识点是强化分类。 p.61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某种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负强化石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题目中材料科重述为:家长通过中止“批评”这一不快的刺激,来增强 “按时做作业”的反应概率。
复习感受: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就选择了 B。至于 D,我想应该是迷惑项。我在教材上没有找到“取消性惩罚 ”。个人理解,无论什么类型的惩罚,最终落实在惩罚上。但是,显然,题目中的根本不是惩罚,不再批评不是任何惩罚。
6、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答案 D。干扰抑制说的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复习心得:在教材上我暂时没有找到遗忘概念。但是,通过概念分析,还是能分析出答案。看来,每年的出题人不一样,教材也不一样。哈
7、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
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答案 C。考察知识点成败归因理论。(p.90)
复习心得:首先努力是内部归因,因此,只能在A和C之间。而努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此答案C努力程度是不稳定的A排除。
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答案 A。考察学习点学习的分类。
发现学习需要太多时间,让学生发现学习,不切实际,只是偶尔的辅助方式罢了。因此B和C排除。D根本没听过。选择A的教材依据 p.57。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答案A。考察知识点学习迁移理论。第五章第二节。两种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迁移才会产生,两种情境相同的要素越多,迁移越大。 p.104
复习心得:看来学习迁移理论要好好复习。没准这次就考其它的。比如,概括说是在同要素说的基础上,强调学习者对情境之间关系的概括。关系转换说(提出者格式塔心理学家,如代表是柯勒)则转而关注“顿悟”。哈洛的学习定势说。
10、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斯金纳
D、加涅
答案A。教材 p.68.
复习心得:这种题没办法。只有机械记忆了。哈。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学习。关于斯金纳好像只是提到了操作性刺激反应实验。加涅则只是提到学习结果分类。
二、举例说明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共20分)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比如若化学系学生张三自信能完成某个实验数据分析,则会积极地面对,即使有一定的难度,通常也能成功地完成任务;相反,若张三认为自己根本无能力或很难完成这组数据分析,则会无形中给自己的工作带来阻力,最终影响任务或者完不成,或者速度缓慢。p.92
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指的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例如,儿童学习新歌或做家务、玩游戏等,几乎与其父母的活动一模一样,他们常常在观察之后立即仿造出一连串的新行为,这就是观察学习的结果。p.64
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即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比如,斯金纳迷箱中,小白鼠一按下杠杆,就会有食物掉在盘子中,这反映的是正强化。前面题目中提到的,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了,不再批评,再完成作业,再不再批评,最终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反映的是负强化。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的认识。例如,在教学中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学习活动、有效学习的途径等,就属于元认知。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惩罚问题。p.61
答:强化就是通过呈现或中止某种刺激来增强某种反映出现的频率。前者是正强化,后者是负强化。强化学习理论认为,许多时候,人和动物的行为变化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学习的控制,学习就是反应发生频率的变化。惩罚可以正强化的形式出现,比如,不遵守纪律,罚站,遵守纪律,不遵守纪律,罚站,遵守纪律。。。。最终达到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惩罚也可以以负强化的形式出现,比如,一般情况下,全班同学都可参加每月的班级晚会,若张三不遵守纪律,则剥夺本月参加晚会权利,然后,张三下个月遵守,再下来,又不遵守,再剥夺,这样一直下来,达到张三遵守纪律的习惯。建议:学校认清惩罚目的,切忌为了惩罚而惩罚,并且要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
2、试析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条件。p70
答: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固定点)。4.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p.90
答:维纳认为,个体的归因倾向会影响他未来活动的选择、坚持性和动机强度。维纳认为,个体归因主要牵涉四种原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好坏。按照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进行分类,能力是内部、稳定、不可控原因,努力是内部、不稳定、可控原因,任务是外部、稳定、不可控原因,运气是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原因。归因影响巨大。比如,若一个人把失败归为不稳定、可控制原因(如努力),那么,他可能在失败的情况下,坚持努力,最终走向成功,这是积极的归因。相反,若失败者将失败归因为稳定、不可控制的原因(如能力),那么,他就不再努力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