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
1.(2分)正确、工整地抄写下列句子。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2.(7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biān pào
yán jùn
míng mèi
chè dǐ
zhèng què
jǐng chá
líng gǎn
xī shēng
jiào shòu
qī liáng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
3.(4分)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A.耽搁
B.荒凉
C.清风郎月
D.热泪盈眶
(2)
A.停顿
B.绽开
C.念念叨叨
D.嫣知非福
(3)
A.沉郁
B.绊倒
C.垂头丧气
D.覆汤蹈火
(4)
A.揉搓
B.拔弄
C.一声不吭
D.万象更新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4.(3分)下列关于“鼎”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鼎”字共13画。
B.第六画笔画名称是“竖折”。
C.“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锅;③大(叠)④正当,正在。在“人声鼎沸”一词中意思应选①。
D.“鼎鼎有名”和“问鼎中原”都是褒义词。
5.(3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混乱(hùn) 掺和(cān) 缥缈(miǎo) 鸿鹄(hú)
B.尽管(jǐn) 唾沫(tuò) 坚劲(jìng) 蝎子(xiē)
C.初旬(xún) 脱缰(jiāng) 嚼着(jué) 憎恶 (wù)
D.榛子(zēn) 野蛮(mán) 抽噎(yē) 鄙夷(bǐ)
6.(3分)下列近义词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B.一筹莫展——恍然大悟
C.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D.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7.(3分)对下列的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夸张)
B.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比喻)
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比)
D.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排比)
8.(3分)下列诗句对应的节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寒食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元宵节)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9.(4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了不滑下去,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2)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仿写句子)
如果你是 ,就 ;如果你是 ,就 。
五、根据积累知识填空。(6分)
10.(6分)根据积累知识填空。
(1)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以“ ”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
(2)我们经常用杜甫的诗句“ , ”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3)诗中有情,情在“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极目远眺中;诗中有志,志在“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直抒胸臆中。
六、读短文,完成练习。(32分)
11.(8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惟弈秋之为听。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12.(12分)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1)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除夕的主要活动有:
(3)“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 ;“截然不同”的意思是 。
(4)第三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都进行了什么活动?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5)文段中对除夕、正月初一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 的特点。
13.(12分)现代文阅读。
孔子
①孔子,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②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了《论语》。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③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②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因此,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法则。关于学习,孔子有比较明确的主张。他认为在学习时既要广博见闻,又要时常温习,与此同时,他还强调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诚如他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③,思而不学则殆④”。不仅如此,他认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⑤孔子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世界的卓越贡献,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注】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②善:优点。③罔:连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④稀:疑惑。
(1)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联系第④自然段的内容,对“有教无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什么人都可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B.把人放在一起教,不要分出类别。
C.只要能受到教育,人就没有差别。
(3)将下列内容填入下图恰当的位置。(只填字母)
(4)关于学习,孔子有哪些主张?
(5)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孔子对你影响最深的言论。
七、习作。(30分)
14.(30分)按要求完成作文。
题目:难忘的____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就要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临近毕业,大家心中一定荡漾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通过亲身经历的一两件事写一篇习作,以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深深的情谊。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表达真情实感。字数在450字左右。
2023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2分)正确、工整地抄写下列句子。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解答】故答案为: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2.(7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biān pào
鞭炮
yán jùn
严峻
míng mèi
明媚
chè dǐ
彻底
zhèng què
正确
jǐng chá
警察
líng gǎn
灵感
xī shēng
牺牲
jiào shòu
教授
qī liáng
凄凉
【解答】故答案为:
鞭炮 严峻 明媚 彻底
正确 警察 灵感 牺牲
教授 凄凉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
3.(4分)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C
A.耽搁
B.荒凉
C.清风郎月
D.热泪盈眶
(2) D
A.停顿
B.绽开
C.念念叨叨
D.嫣知非福
(3) D
A.沉郁
B.绊倒
C.垂头丧气
D.覆汤蹈火
(4) B
A.揉搓
B.拔弄
C.一声不吭
D.万象更新
【解答】(1)A、B、D正确。C.有误,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故“郎”错误,应为“朗”。
(2)A、B、C正确。D.有误,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故“嫣”错误,应改为“焉”。
(3)A、B、C正确。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故“覆”错误,应为“赴”。
(4)A、C、D正确。B.有误,拨弄:来回拨动。故“拔”错误,应为“拨”。
故答案为:
(1)C;
(2)D;
(3)D;
(4)B。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4.(3分)下列关于“鼎”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鼎”字共13画。
B.第六画笔画名称是“竖折”。
C.“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锅;③大(叠)④正当,正在。在“人声鼎沸”一词中意思应选①。
D.“鼎鼎有名”和“问鼎中原”都是褒义词。
【解答】A.有误,“鼎”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 更多:、撇、竖、横、竖、横折,共12画。
B.有误,第六画笔画名称是“竖折撇/竖折折”,不是“竖折”。
C.正确,“人声鼎沸”的 意思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故“鼎”为古代煮东西的器物,故选①。
D.“鼎鼎有名”形容名气很大。是褒义词;“问鼎中原”意思是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是贬义词。故都是褒义词错误。
故选:C。
5.(3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混乱(hùn) 掺和(cān) 缥缈(miǎo) 鸿鹄(hú)
B.尽管(jǐn) 唾沫(tuò) 坚劲(jìng) 蝎子(xiē)
C.初旬(xún) 脱缰(jiāng) 嚼着(jué) 憎恶 (wù)
D.榛子(zēn) 野蛮(mán) 抽噎(yē) 鄙夷(bǐ)
【解答】A.有误,“掺”应读chān。
B.正确。
C.有误,“嚼”应读jiáo.嚼:jiáo上下牙齿磨碎食物:细~慢咽。肉没有烧熟,~不烂。咬文~字。 jué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咀~.过屠门而大~.故为“jiáo”。
D.有误,“榛”应读zhēn。
故选:B。
6.(3分)下列近义词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B.一筹莫展——恍然大悟
C.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D.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解答】A、C、D正确。B.不正确。一筹莫展:一点办法也没有。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二者不是近义词是反义词。
故选:B。
7.(3分)对下列的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夸张)
B.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比喻)
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比)
D.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排比)
【解答】A.有误,根据“那雪,就如白玉”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夸张。
B、C、D正确。
故选:A。
8.(3分)下列诗句对应的节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寒食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元宵节)
【解答】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描写的是寒食节。正确。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元日》,描写的是春节。正确。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节。正确。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中秋节,出自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错误。
故选:D。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9.(4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了不滑下去,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为了不滑下去,他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2)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仿写句子)
如果你是 一抹阳光 ,就 就送去丝丝温暖 ;如果你是 一棵小草 ,就 增添一分绿意 。
【解答】(1)考查改写句子。要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要把“不得不”去掉。
(2)考查句子仿写。结合前面的句子,是一组并列关系的短句,句子的形式为如果你是什么,就要怎么样。
故答案为:
(1)为了不滑下去,他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2)一抹阳光,就送去丝丝温暖 一棵小草,增添一份绿意。
五、根据积累知识填空。(6分)
10.(6分)根据积累知识填空。
(1)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以“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
(2)我们经常用杜甫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3)诗中有情,情在“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极目远眺中;诗中有志,志在“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直抒胸臆中。
【解答】(1)考查名言警句。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教育我们不要整天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而功亏一篑。成功的秘诀只有努力奋斗,除此之外,别无他径。
(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3)考查古诗文默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答案为:
(1)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2)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3)明月何时照我还 粉骨碎身浑不怕。
六、读短文,完成练习。(32分)
11.(8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 引,拉。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不如。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惟弈秋之为听。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解答】(1)此题考查了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解释字词,有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回答。①“援”有拉拽、牵引、引用、帮助的意思,这里指其中一人想要拉弓射鸿鹄,所以是拉、引的意思。②“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指: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2)此题考查了对句子翻译理解能力。“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此句是判断句,“也、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A、B、D选项均为判断句,而C选项是倒装句,正确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是谓语前置句。
(3)此题考查了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对每个字有充分的理解,先逐个字词翻译,然后连成通顺的句子即可。①“惟弈秋之为听”意思是:只听弈秋的教导。“惟”:只听。“之”:的,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是: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俱”:都,一起,共同。“弗若”:不如。“之”为人物代词,代指:他。“矣”:了。
(4)此题考查了对整个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需要读懂全文,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才能答好此题。文中对二人学棋的表现有明显的描述,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人“虽听之,—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用一个设问“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来加以揭示,虽没有明确说出,其实已经不言自明,那就是学习要“专心致志”。能围绕这个词展开论述,意到即可。
故答案为:
(1)①引,拉;
②不如。
(2)C;
(3)①只听弈秋的教导;
②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12.(12分)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