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团圆》的自传倾向的“利”与“弊”
摘 要: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她的遗作《小团圆》因其明显的“自传”特点,在作家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但较之张爱玲以前的作品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从细腻的女性心理刻画和语言上的锤炼以及对作家人生的影射,有人说它是又一巅峰之作,有人说因它的叙事结构混乱和情节的平淡,认为它屡见败笔、艺术质量一般。
关键词:张爱玲;《小团圆》;自传性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在她过世15年之后,长篇小说《小团圆》隆重推出。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倾注了作者很多个人感情,小说的女主人公盛九莉的经历和张爱玲有很多相似之处,她有着与生俱来的早慧、敏感与惊人的记忆力,幼年生活在没落的传统大家族、父母离婚、香港求学、作家身份。22岁那年,九莉的才华吸引了“汪政府的管”有妇之夫邵之雍,没有经验以及缺少关爱的她投入了一场糊涂的恋爱。邵之雍的滥情与多情造成盛九莉一生情爱的伤痛。这些无不与张爱玲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在作家研究方面,《小团圆》甚至可以作为张爱玲人生的虚拟写照。但《小团圆》首先是一部小说,小说是自由的,是完全可能经过虚构和加工的文学作品,未必可以直接作为研究作家的史料或书证,它有作者的真实经历,也有作者为完整剧情而生发的想象,不可能没有虚构,它不等同于张爱玲全部。如:九莉被母亲拿走并输掉的奖学金、病卧在床时遭母亲的嫌弃和咒骂, “窥浴”“还钱” 等林林总总以及和邵之雍之间情难以堪的往事,没有佐证和旁证,也未必是记实的描述和表达,真实与否难以确认。
这部书从开始创作到后期的不断修改,历经20年,伴随着张爱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终于在2009年于万众瞩目中隆重登场了。这是她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熔铸了她毕生心血的自叙传。喜爱她并了解她的读者从这些尘封的记忆中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张爱玲,感受到她的爱和悲哀。写下这些传奇人生经历的时候,张爱玲已经远离了喧嚣红尘的是非纷扰,静静守候那份美丽的孤独和旷世的苍凉。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渴望爱的小女子如何在一次次的幻灭之后掩藏起惨淡的心情,就像大考之前的那个恐惧的早晨。许多久慕张爱玲大名、但对作家生平和家世缺乏深入了解的读者,感觉很难读懂《小团圆》,作品随意转换的时空,众多关系复杂的人物,增加了他们阅读理解的困难。作为一个单独的文学作品欣赏它可能会觉得作品前半部分,拖沓迟滞,故事沉闷,叙述琐碎,似乎缺乏张爱玲作品特有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众多关注张爱玲创作的学者们,在认定《小团圆》艺术成就时出现了褒贬不一的看法。趋于一致的意见是,自叙传小说对小说本身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影响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综观张爱玲整个创作生涯,无论是小说还是自传记录,她的虚构从来没有消失过,她一直都在想象中沉浮,她的叙述永远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和情绪感受。
一、《小团圆》的自传特点
“自叙传”色彩是《小团圆》的突出特点。 张爱玲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作家“深知的材料”,她声称自己爱好那些“传记性”的“实事原料”,是“偏嗜它特有一种韵味”(1),张爱玲不仅在创作小说时坚持让人物和事件“各有其本”,还热衷于写作一些更具写实性的散文。由于《小团圆》中植入了大量她在散文中叙述过的、有关自己家庭和个人生活回忆的真实素材,人们自然而然把主人公九莉与作家本人联系起来。但传记是传记,小说是小说,传记要求真实,小说要求虚构,二者几乎不搭界。然而一切书写化的东西都是主观化的东西,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色彩。怎样看待《小团圆》的真实与虚构?张爱玲是如何处理这一难以调和的矛盾的,大致看来有这样的三点:
1、人物:《小团圆》的主人公盛九莉,在传统的家族中长大,大学到香港念书,为了能出国留学,费劲了心思,并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就在一切要实现的时候,香港战争毁掉了她在学校所有的学习记录,毁掉了她这几年放弃写小说而得来的优异成绩,这也毁掉了她的出国留学的梦想。回到上海后和身为汉奸的有妇之夫邵之雍陷入热恋,但男主人公邵之雍的多情让他们终于决裂。华洋杂处、新旧并存的十里洋场——老上海,再次成为小说的故事背景,在这样的故事背景里,张爱玲又一次给我们编织了一则璀璨而又荒凉的“传奇”,让读者只看到一个荒凉的手势。我们可以想象,离开上海,离开那个她认为懂得她的男人——她创作灵感的源泉——多年后,张爱玲也许是想借不断书写老上海,来救赎她日益模糊的记忆:上海的街头巷尾、亭子间石库门、中西夹杂的风情、日夜喧闹的市声、节庆仪式、青楼文化、弥漫着鸦片香的没落家族……这些都一一化为《小团圆》的背景。《小团圆》与张爱玲的身世经历有太多相似之处。从人物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探知《小团圆》是她的“家庭罗曼史”,显现出她与过去经验角力的痕迹。不务正业、耽于鸦片妓女并且虐待过她的父亲,远走高飞追求五四自由解放精神的却又私生活混乱的母亲,生活上互相照顾然而金钱上分的很清的姑姑,邪恶无行的继母,长相好看却懦弱无能的弟弟……似乎都为她的小说人物提供了现成原型,更不用说张爱玲少年被父亲幽禁、几乎丧命的经历。张爱玲借文本来铭刻生命的创伤,将被压抑的欲望与恐惧改头换面,重现于字里行间。如此这般,《小团圆》的人物都是张爱玲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2、故事情节。《小团圆》是张爱玲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曾是“清流党”人,痛骂过李鸿章“老糊涂虫”,但李鸿章爱才,却把女儿李菊耦许配给了他。《小团圆》里写盛九莉“她祖父的政敌不念旧恶,在他倒霉的时候用他做师爷, 还又把女儿给了他”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曾禁闭过她,她乘两个警卫换班的空档, 偷偷地逃走了。《小团圆》写盛九莉“她乘病中疏防,一好了点就瞒着韩妈逃了出去” 。张爱玲把她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篇叫《第一炉香》,第二篇叫《第二炉香》)送给周瘦鹃,请他看看行不行。《小团圆》写盛九莉投稿给汤孤鹜,汤“来信说稿子采用了” ,后汤与盛九莉见了面。张爱玲作品发表后,伪中央宣传部次长(常务副部长)汉奸胡兰成为之吹捧,张爱玲很高兴。《小团圆》写盛九莉对她的女友比比笑着说:“有人(即汉奸邵之雍)在杂志上写了篇批评, 说我好。是个汪政府的官。” 也很得意。张爱玲与汉奸胡兰成结婚,婚书上写:“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 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小团圆》写邵之雍与盛九莉一起写婚书:“邵之雍盛九莉签定终终身,结为夫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除了胡兰成、张爱玲的名字换成邵之雍、盛九莉外,又把“订”改为“定”,少了“愿使”二字,其余词句,完全一样。抗战胜利后,胡兰成逃到浙江乡下,张爱玲不远数百里看望他,以及对胡兰成滥情的失望。《小团圆》第十章写了盛九莉跑到浙江乡下探夫,失望,痛苦而归, “去探望被通缉的人”……与《小团圆》中盛九莉的家庭成员、生平际遇对照。简要地说,《小团圆》是一部自传体的长篇,盛九莉是张爱玲的化身,邵之雍是胡兰成的化身, 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小团圆》毕竟是小说,其中有些细节、情节和场面是无法一一考证的。
3、战争环境 。《小团圆》里每个人对待战争的态度都很鲜明, 剑妮与坠婀政治立场相左;“比比反正永远是快乐的”; 九莉的内心更孤独,谁都“没有她的世界末日感”。她疏离于各种关系和立场之外:不看报,漠视任何一种国家主义的宣传;不狂欢,比比和她对比强烈;不思乡,反正炸死了也没人可告诉。叙述者和九莉的距离很近,战时景象大多是透过九莉的内心体验得以再现。张爱玲小说中潜在的末世感这次浮出地平线,一直藏在幕后的叙述者借九莉之身把末世景象和体验具体化和强化了,它们其实就是最切身的战争创伤。港战带给九莉最直接的影响有两点:首先是最欣赏她的导师安竹斯死于战火,他与她有种最基本的懂得,少女心里也藏着极为微妙的纠葛,死亡降临是“现在一阵凉风,是一扇沉重的石门缓缓关上了”,(2)终结了他们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牵缠和误解。对九莉而言这相当于初恋情人/精神之父的死亡。其次是香港大学把所有文件连同学生的记录、成绩全部烧毁,而九莉是其中最优秀、最有前途的学生,对她像“一世功名付之流水”。《我看苏青》里有句话可以补充解释此事对于她的重要心理意义,“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 ……我一个人坐着,守着蜡烛,想到从前,想到现在,近两年来孜孜忙着的,是不是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我应当有数” 。(3)将考试成绩升格为事业、功名,可见战争完全改变了她未来的人生走向。没有港战,就不会有九莉20 岁后发生的所有事件。理解了大考/港战对于九莉一生的转折意义,才能明白小说如此结构布局的深意。九莉战争体验的关键词是“等待”,以等待始,以等待终。其间走过了历史和人生的万转千回,起点和终点的反复达成的效果是悖论性的:双重的反讽与加倍的顽强。开篇蒙昧少女的等待,不管是历史还是个人生活(她的家族、她和母亲的关系、她的爱情)都等到了幽暗幻灭的结局:战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 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 ,而她个人遭遇了离婚、堕胎、丧夫、去国、母亡,只剩下孤绝的个体。如果说等待意味着团圆的渴望, 那她的一生只有挫败和虚无,可叙述者不是简单地感慨人生如梦,甚至也不是呈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虚无,主人公最后还是顽强地在等待着。不抱希望的等待,焦虑、痛苦如潮水一样淹上来的等待。这何尝不是一种反抗虚无?冷眼看世界? 往后数十年她在回忆中不断反刍这份创痛,将自己终生无法摆脱的战争梦魇支撑起了一部自传体小说的主导结构。
二、《小团圆》的自传性对小说风格的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自传性”对小说风格有“利”的影响:《小团圆》鲜明的带有张爱玲创作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作品再见真实的女性心理描写、真实的人物性格、真实的时代氛围以及更加真实的小说,通过一段文字再现那一段乱世历史。撇开家世与作家个人成为写作蓝本不论,在内容,其描写中国旧家庭的世故人情与复杂关系,在主题,其慨叹男欢女爱背后的荒凉与幻灭,行文风格也有着张氏所独有的精妙的譬喻、反讽和冷嘲,这些都反映出张作的基本面。
(一)真实的女性心理描写。本着为女性而创作的现代主义写作观念,张爱玲善于捕捉女性的心理变化,常常寥寥几笔就生动展现了人物内心瞬间复杂的情绪变化。如:开篇第一章
30的九莉在笔记薄上写到“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4)
这是多么细腻的女性心理描写,望尽千帆不见归人,渴望爱的人来到自己身边,然而事与愿违,她也只能欺骗自己给自己以及给对方一个背叛的理由,活在自己的心里世界,爱情之梦的破灭贯穿于小说的始终。九莉在冷漠的家庭环境中养成了自强敏感孤傲的性格,父母之爱的匮乏另她热烈的渴望和期待爱情的到来。然而她这一生总在错的时间里遇上爱的人,错了一时便误了终生。当之雍出现在她平淡的生活里,她身不由己爱上这个所谓懂得她的人。他之于她不仅是知己更像是父亲兄长,他给了她从未有过的父亲般的爱怜。九莉生活在那样一个传统没落的家族,父母离婚以及自己的受虐给她童年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她太渴望被人爱,太缺少爱,所以她的心不顾一切的为邵之雍为爱情而燃烧,连之雍的烟蒂她都要仔细收起来,虽然她早已明白“乱世的人, 得过且过, 没有真正的家”(5)他的汉奸身份使九莉清楚他们没有未来,即使是结婚也不能有正式的婚书,她早已明白他们的爱只是末日的狂欢。甚至为了她九莉希望战争永远打下去,她不在乎整个人类,只在乎眼前的这个男人,惟其如此他们才能不分离。但她是个聪明的女子,她知道什么事都有结束的时候,只是她希望在“金色的永生”里多沉浸一会。对她而言邵之雍是她的一切,可是她只是这个多情男人情感生活的一部分,她深知他的过去里没有自己,将来也未必有。当之雍离开一段时间与九莉再相见时注意到九莉瘦削的手臂,“是为了我吗?”她立刻红了脸,怎么也抬不气头来。她的内心是充满欢喜的,这欢喜一如张爱玲送给胡兰成的照片后面写的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何等的情感。于是“两只孔雀蓝袍袖软弱的溜上他肩膀”。这以段羞怯幸福的心理 描写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思君怨君、恨到归时方始休的小女子情怀。之雍不无留恋地对她讲起第一个妻子,虽然九莉表面上是如无其事的镇定,实际上内心已起波澜,眼前亲密的爱人蓦然离她遥远了,她“突然觉得整个的中原隔在他们中间”,但她从不挑剔从不苛求,因为她怕过早的失去他。之雍当然也是爱过她的,他愿意在经济上保护她,肯为她而离婚,肯给她一个妻子的名分。可惜他还同时爱很多别的女人,即使在亡命的途中,他也不忘抓住人生最后的好时光,又于辛先生上演爱的故事。这一场好像和半个人类作战的恋爱终于令九莉身心疲惫,“没有一个男人值得这样”,甚至她也已经麻木了,她笑着说:“我不知道怎么,喜欢起来简直就是狂喜,难受起来倒不大觉得,木木的。”(6)最后她只有黯然离去。写这些话的张爱玲此时心已苍老了, 1960年代在美国,她给朋友说:”从他(胡兰成)离开以后,我就将心门关起,从此与爱无缘。”她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失去挚爱的过程。所谓的《小团圆》不过是一次“小说的团圆, 也是一次历史的团圆”。
(二)对待金钱的态度。在张爱玲的故事里, 金钱是永恒的话题,它是毁掉浪漫和温情的锐利武器。她在《流言》中也坚持说自己是拜金主义者。《金锁记》中的七巧虽然一直怀着“命中注定要和季泽相爱”这样的浪漫幻想, 但一旦遭遇到“他想她的钱——她卖掉一生换来的几个钱”的想法时便会像疯狂的野兽一般和季泽决裂, 温情和浪漫在一瞬间就被金钱毁灭了,虽然她之前还在劝自己“人还是那个人呵”,但金钱还是战胜了一切。在《小团圆》中, 蕊秋和九莉母女关系的破裂亦是源于金钱。母亲将安竹斯先生资助女儿的八百元学费打牌输掉之后, 九莉对母亲彻底失望了,她几次想“二婶怎么想, 我现在完全不管了”, 她感到与母亲之间“就像有件什么事结束了”。小说中二婶是盛九莉的亲生母亲,但张爱玲把她塑造成那样一个自私和私生活混乱的人,远离母亲给人的形象,这与张爱玲从小就母爱缺失的童年经验是分不开的。
同样可以确定的是,“自传性”对小说风格也有“弊”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论,张爱玲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所有的人都是赤裸裸的 ,所有的欲望也是的赤裸裸的。从艺术角度论,写法有突破,倒叙、插叙,感情线索、家庭线索串用,一反张爱玲惯用的传统的叙述方法,可以看出晚年的张爱玲在做一些突破,但不知是不适合还是有意为之,作品读来让人觉得零乱、吃力。如果是后者,也许她想通过这次作品大胆尝试,告诉人们生活本来是杂乱无章的。但大多数人认为,这尝试是失败的。《小团圆》是张爱玲对自己三十岁之前往事的书写,回顾三十年前的生活历程,涉及人物众多,叙事时间横跨几十年,又介于小说和自传之间,整个作品的背景、人物、情节似是而非,零乱的很。已不见早期作品《金锁记》那“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的”(7)的自在自如,描写九莉的港大生活,时断时续,把战争、母亲、姑姑、家庭、童年、爱情等无序插入、杂糅,造成情节的无序跳跃,看不见《金锁记》中的“巧妙的转调技术”。(7)其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情节不够精彩。张爱玲说:“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破灭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8)读完《小团圆》,感觉爱情的破灭是有的,但万转千回倒未必。男主人公邵之雍在小说情节叙述过半才“千呼万唤始出来”,“热情故事已大减热度。且在小说中读者感受不到爱情的娓娓动听,而像老妇人的絮絮叨叨。情节的平淡还体现在人物形象的黯淡。在张爱玲的创作高峰期,《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连环套》中的霓喜个个是炫目生动的,透露着含蓄阴柔且热烈的生命力。而在《小团圆》里,这种炫目已黯淡,九莉不在是灵动鲜活的。关于《小团圆》,张爱玲研究家们也各有自己的见解,在《明日风尚》杂志社主办的”随聊小团圆“书友会中,陈子善说:“看《小团圆》的前半部分,以下子感觉难以进入。”止庵在书友会中也认为:“《小团圆》对张爱玲生平资料有破的作用,而没有立的作用。。”谭艾敏在《她一直欠一个爱她的人》这篇文章中说到:“假使你从不读张爱玲的书,假使你不懂张爱玲,差不多到第十章已是行人止步……以插叙方式写,假如你不认识张爱玲本身的故事,你根本难以跟着小说的路轨去读”。在我的阅读中,我总是把《小团圆》与《张爱玲传》混淆。张爱玲巅峰时代的作品:如《封锁》、《金锁记》、《倾城之恋》文字肌理绵密,意象丰富。宋淇看出《小团圆》的杂乱无章,《传奇》时代的张爱玲,布局铺排的草蛇灰线,情节精彩紧凑,《小团圆》出现了‘根本没有用的’的段落。在《小团圆》的创作中张爱玲似乎离不开自己的世界,缺乏一种想象世界的能力,而使作品内容过于单一,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较为单调,让人不知道张爱玲究竟意欲通过这样一部文本表达什么,从而看不到这篇小说的价值和创造理想。创作虽然起自艺术家对现实的感受,但艺术给人的目的是愉快,因此它不能只是照抄现实,还需要有想像和创作理想。(9)作为小说看《小团圆》看不到张爱玲的看家本领,但作为自传性叙述,倒让我们认识到九莉/张爱玲寂寞、空虚、无奈的一面,既凄凉又苍凉。(10)
2、结构的限制。由于是自传性的小说,它的结构就受到作家自己经历的限制,像是生活的流水账,个别章节的安排上过于冗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