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孟加拉国益贫式增长的成就及经验借鉴
发展经济学的涓滴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能够自动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
根据这一理论,经济增长会自动惠及穷人,只要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就能实现贫困的快速下降。但是 20 世纪80 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表明,单纯依靠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并不理想,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甚至可能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
在这个背景下,人们重新审视经济增长和减贫之间的关系,发现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还依赖收入分配的变动,只有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对穷人有利的收入分配相结合才能实现有效减贫,达到所谓的“益贫式增长”,即对穷人有利的经济增长。由于益贫式增长研究经济增长、贫困和不平等三者之间的关系,关注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福利变动,很快受到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国际机构和学者们的关注。2000 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益贫式增长的概念,并指出以此为依据制定世界银行的减贫政策,用于指导各国的减贫实践,益贫式增长开始盛行。
越南和孟加拉国分别属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这两个国家体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差异巨大,但是 20 世纪 90 年代均在经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