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模式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商业单纯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及其体制背景进行的讨论,从微观、宏观、结构与制度等四个角度研究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模式的抉择问题。
文章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微观上,商业银行经营面临多元目标选择,如何最优地配比盈利、份额、可持续经营和产品优势是一个根本问题;第二,在宏观上,当前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型发展实质是一种顺周期式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剧了宏观波动,另一方面把自身置于流动性、违约和价格波动的三重风险中,因而有必要引入反周期的审慎发展理念;第三,在市场结构上,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业垄断与竞争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片面追求规模将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上升和盈利空间收缩的问题,因而造成即使在短期也会存在规模与效益反向变动的情形,只有不断提高机构资产质量和金融产品与,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有效益的规模扩张;第四,在制度上,外部信用制度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构成了对机构目标与行为的双重激励;建立健康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塑造出一家健康的银行,也才能构筑起良好的信用体系,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引言:金融体制转轨与银行发展模式抉择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业经营机制转轨,我国商业银行素质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仍然有不少银行在走不计成本和风险、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子。这种单纯规模扩张式的发展不仅会损害银行长远利益,而且还会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引发恶性竞争,加剧金融风险,乃至危及金融稳定。当一种扭曲的行为成为从单个银行到整个银行业的普遍现象时,我们就必须对这种发展模式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反思,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某个银行的个别行为描述。本文结合金融体制转轨这一特定时期下银行业的内外两种的研究,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当前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问题。
一是微观层次。在经济与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内外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既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出纳,也没有完全转变为市场体制下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因而导致银行内部激励机制发生扭曲,单个银行往往面临多元目标选择:市场份额、短期效益、长期盈利性还是资产质量。银行业的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单个银行往往以市场份额扩张为首要目标,一是信贷交易的跨时性,即当期信贷质量必须在整个偿还期内才能得到最终;二是流动性,即只要存在负债(存款)扩张以保证备付金充足,则对存款人的支付是可以保证的。上述两个特性掩盖了风险,而银行的基本收入又体现为贷款存量与存贷利差的乘积,故银行自然有积极性不断扩张资产与负责。但是,当风险管理被忽视导致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时,银行的脆弱性就充分暴露出来。海发行、部分地区农信社和大量的信托公司的惨痛教训就是明证。因此,对一家真正理性和审慎的商业银行而言,如何最优地在盈利、市场份额、可持续经营和金融产品优势等具体经营目标之间权衡取舍是一个根本问题。
二是宏观层次。根据我国乃至西方各国经济周期的基本经验,经济危机往往以某个产业的高涨为先导,继而是银行业基于良好的收益预期而对该行业大量融资,最后是产业萧条而导致银行危机,最后是经济全面衰退。20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业遭受重创直接起因于对拉美国家境外贷款的盲目开拓以及对国内住房按揭贷款的热潮;90年代日本全面萧条又与银行业过度进入房地产业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过热与治理整顿导致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也不能不使人们关注银行业支持重复建设的“作用”。因此,银行当前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型发展实质是一种“顺周期”式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另一方面把自身置于流动性、违约和价格波动的三重风险中,因而有必要引入“反周期”的审慎发展理念。
三是市场结构层次。在市场份额上,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业垄断与竞争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加之我国实行严格的存贷款利率管制,致使片面追求规模将必然导致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和盈利空间收缩的问题,因而造成即使在短期也会存在规模与效益反向变动的情形,只有不断提高机构资产质量和金融产品与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有效益的规模扩张。
四是制度层次。外部信用制度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构成了对商业银行目标与行为的双重激励。由于外部信用制度缺失,商业银行很难审慎地分析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水平,因而往往导致缺乏以自主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市场“跟风”行为:从政府项目贷款、融资、到支持民营经济,乃至房地产业,一哄而上的情形似乎更多一些,很多个案最终落实为借款人逃废而银行短期迅速膨胀的资产成为不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健康的法人治理结构,商业银行到底为谁经营的问题难以真正解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脱节导致银行行为呈现高度的内部人控制,于是银行经营者的利益高于商业银行法人利益,而个人利益的短期性必然导致整个机构以短期扩张为基本特征:前人铺摊子,后人收拾烂摊子的情形极为普遍,在单个银行如此,在整个银行业亦复如此。
因此,我们思考重塑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模式问题绝非仅仅是单个银行的经营策略问题,而是事关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保证整个金融体系长治久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微观分析:从规模不经济到长期效益
(一)规模不经济:规模与利润的逆向变动
(二)追求规模:商业银行的一致性行为
如果是单个银行出现这一现象,我们尚可以从偶然性或该机构战略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研判的话,当商业银行整体出现该态势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从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上寻求原因了。
根据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分析,我们首先观察盛行于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表象。一是以规模论英雄。一些银行管理人员认为,银行经营就是要做大规模,只有大的才是好的。存款越多越好,不计成本;贷款越多越好,不问质量。在机构布局上,拼命设网点、铺摊子,招兵买马,盲目追求分支机构扩张;在业绩考核上,唯以规模论英雄,只要存贷款规模上去了,就可以一白遮百丑;在激励机制上,揽存多的员工奖励就多,规模大的支行,行长升迁就快。有的银行甚至把能够带来多少存款作为任命干部的标准。二是不择手段拉存款。为了拉存款,国内银行的做法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银行在企业领导和人员身上打注意,如非正常的礼尚往来、出国访问、高待遇聘请其亲属到银行工作,等等;有些银行通过支付高额利息吸收大量协议存款,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制造表面繁荣;有些银行为了派生存款,想方设法绕开风险控制,降低审查条件发放贷款,结果造成不良资产大量累积;还有些银行采用循环办理承兑和贴现、放大银行信用的手法虚增存款。三是利率恶性竞争。在贷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对于优质客户和战略客户,低风险对应低收益,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有些银行滥用利率手段非理性争夺市场,银行之间甚至一家银行内部分支行之间,相互降低贷款利率去抢客户,尤其是在利率已经实行了市场化的外币贷款业务领域更是如此,一些外币贷款定价已经接近大额外币存款成本,根本无法对信用风险和运营成本进行补偿。四是绩效考核上的当期帐面利润导向。目前,绝大部分国内银行绩效考核是以当期帐面利润为主,这样,各级银行经营管理者对经过风险调整后的真实利润和长期盈利能力就不太关心。所以,绝对的增加贷款似乎是经营的唯一原则与出路,因为目前贷款仍是名义收益率最高的资产项目,至于是否过度承担信用风险,影响未来的利润,是否应在当期利润中做扣除,则或者是根本没有认识;或者是认识到了,但由于财务体系和考核体系等各种原因不需要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三)长期效益:目标模式的校正
对于上述片面追求规模的行为,